水调歌头(其二)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鴳,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翻译

世间万物何时能有满足,日月如常自东向西运行。
在无尽的宇宙中,人类就像谷仓中的一粒粟米般渺小。
一年四季穿着葛衣裘袍,每日只有一碗粥和一壶水,这是老子朴素的生活方式。
再添上一杯酒,梦境中仿佛置身于大槐宫。忆起往昔,驱赶腐鼠,感叹高飞的鸿雁。
衣冠楚楚的人们走过神武门外,令多少孩童惊讶不已。
别提须弥山与芥子的大小悬殊,看看鹍鹏与斥鴳,大小何等不同。
如果你想探讨万物齐一的道理,应去拜访那位一枝翁。

注释

足:满足。
西东:日月东升西落。
粟:谷物中的小颗粒,比喻微小。
葛:一种植物纤维,这里指葛衣。
一枝翁:隐士或智者代称。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水调歌头"为词牌,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个人心境的抒发。词中通过描绘宇宙之大与个人之微的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开篇即表达出对世间纷扰的感慨,暗示人生无常,世事难尽如人意。接着,词人将人的存在比喻为"一粟太仓中",形象地揭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描述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词人淡泊名利的老子思想。"老子旧家风"更是直接引用老子的哲学,强调顺应自然,不执着于物质追求。

下片回忆往事,"吓腐鼠,叹冥鸿",暗指过去的权势之争和对自由翱翔的向往。"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借儿童的惊讶反衬出世态炎凉,进一步强化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鴳,小大若为同",运用佛教和道家的典故,指出大小事物在宇宙尺度上并无绝对的界限,提醒人们要超越世俗的视角看待世界。

最后,词人提出"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鼓励读者去寻找那位"一枝翁",即保持超然心态的人,探讨齐物论(万物平等)的深意,表达了词人对超脱世俗智慧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赋松菊堂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

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

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

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嵷。

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

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

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和赵景明知县韵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

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但放平生丘壑,莫管旁人嘲骂,深蛰要惊雷。

白发还自笑,何地置衰颓。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

新词未到,琼瑰先梦满吾怀。

已过西风重九,且要黄花入手,诗兴未关梅。

君要花满县,桃李趁时栽。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四)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