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冀侍御崔司议

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

白云峨眉上,岁晚来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有道君子辅佐国家
我则悠然自得于山林之中

注释

有道君:指有德行、有智慧的人。
匡国:辅助国家,治理国家。
无闷:没有烦恼,心情舒畅。
余:我。
在林:隐居在树林中。
峨眉:泛指高山,这里可能特指四川的峨眉山。
岁晚:年末,深秋时节。
来相寻:前来寻找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不舍离别之情。开篇“有道君匡国,无闷余在林”两句,意在表明君子的政治理想与个人隐居林下修身养性的选择,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其中“匡国”指的是辅佐国家,实现政治理想;而“无闷”则意味着心境的平和与满足,“余在林”则是说诗人自己选择了退隐山林。

接着,“白云峨眉上”一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峨眉山脉雄伟,白云缭绕,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暗示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最后,“岁晚来相寻”表达了对亲朋好友在年岁将尽之时重逢的期盼。这里的“岁晚”指的是年纪增长,时光流逝,而“来相寻”则是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们不论时间如何流转,都能再次相聚的深切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匡国与隐居,以及远方山脉景观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和对人生的思考。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赠赵六贞固二首(其一)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

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赵六贞固二首(其二)

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

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

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

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

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

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

奕奕车骑,粲粲都人。连帷竞野,袨服缛津。

青郊树密,翠渚萍新。今我不乐,含意□申。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庆云章

昆崙元气,实生庆云。大人作矣,五色氤氲。

昔在帝妫,南风既薰。丛芳烂熳,郁郁纷纷。

旷矣千祀,庆云来止。玉叶金柯,祚我天子。

非我天子,庆云谁昌。非我圣母,庆云谁光。

庆云光矣,周道昌矣。九万八千,天授皇年。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