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名为《将游庐山别尹道舆樟墅》。诗中表达了一位即将离家远行的旅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首联“非无八口计,其奈一身衰”,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在考虑离家远行时内心的挣扎。他并非没有考虑到家中八口人的生计问题,但面对自己年老体衰的现实,这种责任似乎变得难以承担。这里既有对家庭责任的深思,也有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
颔联“念与古人远,羞为儿女悲”,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他意识到自己与古代那些以国家、家族为重的英雄相比,相去甚远,因此感到羞愧,不愿因为个人的离别而让家人悲伤。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颈联“御风随所往,归日尚难期”,描绘了诗人即将踏上旅途,随风飘荡,不知何时能归的景象。这里的“御风”不仅指实际的风,也暗喻着人生的漂泊不定。诗人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既期待着远方的风景,又担心着未知的风险。
尾联“不用伤流滞,家庭自有师”,诗人最后劝慰自己和家人,不必过于悲伤,因为家庭中自有能够教导和支撑彼此的人。这句话既是对家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力量的信任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