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居观

往岁真人朝玉皇,四真三代住繁阳。

初开九鼎丹华熟,继蹑五云天路长。

烟锁翠岚迷旧隐,池凝寒镜贮秋光。

时从白鹿岩前往,应许潜通不死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往年仙人朝见玉皇大帝,四位真仙在繁阳居住了三代。
刚开始炼制的九鼎丹药已成熟,接着踏上五彩祥云,天路漫长无尽。
烟雾笼罩着绿色山峦,隐藏了过去的仙踪,池塘结冰如镜,映照着秋天的景象。
时常从白鹿岩出发,希望能秘密进入那永恒不老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想象。"往岁真人朝玉皇,四真三代住繁阳"表达了对古代道教真人的敬仰,他们居住在美丽的繁阳之地。"初开九鼎丹华熟,继蹑五云天路长"则写出了仙人炼丹求道以及他们乘云驾霄、飞升仙界的情景,显示了诗人对道教修真成仙之法的了解和赞美。

"烟锁翠岚迷旧隐,池凝寒镜贮秋光"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境的画面,其中“烟锁翠岚”给人以神秘之感,“池凝寒镜”则显得清冷而静谧。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清幽雅致的仙境氛围。

"时从白鹿岩前往,应许潜通不死乡"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随着仙人来到仙界,从而达到长生不老的愿望。这里的“白鹿岩”可能是某个仙山之名,而“不死乡”则直接指代仙界,是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感情和认同。

收录诗词(23)

杜光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晚年辞官隐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颇多,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系他所作。注重对道教教义、斋醮科范、修道方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无法见其原貌。研究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

  • 字:圣宾
  • 号:东瀛子
  • 籍贯:缙云
  • 生卒年:850—933

相关古诗词

题北平沼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

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平盖沼

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脩真。

寒江向晚波涛急,深洞无风草木春。

江上玉人应可见,洞中仙鹿已来驯。

龙车凤辇非难遇,只要尘心早出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本竹观

楼阁层层冠此山,雕轩朱槛一跻攀。

碑刊古篆龙蛇动,洞接诸天日月闲。

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

扫空双竹今何在,只恐投波去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空明洞

窅然灵岫五云深,落翮标名振古今。

芝朮迎风香馥馥,松柽蔽日影森森。

从师祗拟寻司马,访道终期谒奉林。

欲问空明奇胜处,地藏方石恰如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