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僧舍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

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高僧在深夜滴答滴答地敲打着芙蓉漏壶,
远方的旅人窗户中映入了杨柳轻拂的风。

注释

高僧:指修行高深的出家人。
芙蓉漏:古代计时器,以滴水声计量时间。
远客:离家在外的游子或旅客。
窗含:窗户中映照。
杨柳风:形容春风轻柔,如杨柳飘动。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心地:内心,情感。
磬声:寺庙中敲击的木鱼声,象征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夜晚独处的情景,通过“夜滴芙蓉漏”这一精致的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夜晚。芙蓉漏,即水钟,是古代计时工具之一,它滴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能够滴落出世间的一切喧嚣。

“远客窗含杨柳风”则是对遥远旅人境遇的一种描摹。窗前飘逸的杨柳轻柔地摇曳,似乎带着远方的故事和风的叙述,这里不仅仅是景物的写实,更有远行者心中的孤独与向往。

诗人接下来问道:“何处相逢话心地?”这句话充满了对内心交流的渴望。在这个寂静的夜晚,高僧和远客似乎都在寻找着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地方,那个地方是否存在,或许只是诗人心中的愿景。

最后一句“月明身在磬声中”则是对夜晚场景的进一步刻画。月光洒满,高僧的身体仿佛融入了那清晰的磬声之中,这里不仅描绘了环境,更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客、高僧境遇的同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交流的意境。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宿僧院

月满长空树满霜,度云低拂近檐床。

林中夜半一声磬,卧见高僧入道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山僧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

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卢中丞

叶覆清溪滟滟红,路横秋色马嘶风。

独携一榼郡斋酒,吟对青山忆谢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远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