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日立秋夜行泊林皇港二首(其一)

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

篷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

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

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夜晚微风吹过,孤舟上愁绪油然而生。
篷窗边,一只萤火虫飞过,芦苇岸边传来几声蟋蟀鸣叫。
年岁渐长,我害怕漂泊他乡,航程中的风浪难以预料。
家人深夜交谈,想必会思念还在远行的我。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声。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篷窗:用竹篷覆盖的小窗。
萤:萤火虫。
苇岸:长满芦苇的河岸。
蛩鸣:蟋蟀的叫声。
老大:年纪大了。
畏:害怕。
为客:作为客人,指在外漂泊。
风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变故。
计程:计算路程。
家人:亲人。
念:想念。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行泊船的景象。"萧萧晚风起"直接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凉爽而又略显凄清的秋夜环境,"孤舟愁思生"则透露出诗人心中所蕴含的孤独与思念。

接下来的"篷窗一萤过"和"苇岸数蛩鸣"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邃。篷窗即船舱之窗,夜晚里,一只萤火虫穿行其间,不仅烘托出室内的昏暗,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至于"苇岸数蛩鸣",则是通过蛐蛐在芦苇丛生的岸边发出的连续鸣叫声,来强化夜晚的宁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

"老大畏为客"表明诗人因年迈而害怕自己只是个过客,这里的“老大”指的是诗人的自称,既有自谦之意,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的"风波难计程"则是对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不确定性的写照。

最后两句"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通过家人在深夜中的低语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抒发了对亲情的渴望以及生活中的离别之苦。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展现,他既有对家庭温暖的眷恋,也有对于旅途未知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之中,同时也让人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二月十七日欲招客饮而风霾不果有作

欲携佳客燕高堂,园馆春风又作狂。

犹挟冰霜馀意气,未分桃李好风光。

青山无赖藏云岫,流水生波滟野塘。

不饮何妨还燕坐,闭门扫地独焚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二月三日舣舟徐城戏呈戚郎

自嗟为客久,羁旅过淮时。

雪野挑蔬瘦,霜天暖酒迟。

流年下坡毂,万事一枰棋。

异日怀陈迹,孤舟近古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人家

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

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

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其一)

老人秋少睡,禅诵每晨兴。

邻碓舂残月,床蛩语暗灯。

高林鸟声起,幽草露华凝。

筇杖兼禅榻,生涯一野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