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
篷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
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
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行泊船的景象。"萧萧晚风起"直接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凉爽而又略显凄清的秋夜环境,"孤舟愁思生"则透露出诗人心中所蕴含的孤独与思念。
接下来的"篷窗一萤过"和"苇岸数蛩鸣"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邃。篷窗即船舱之窗,夜晚里,一只萤火虫穿行其间,不仅烘托出室内的昏暗,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至于"苇岸数蛩鸣",则是通过蛐蛐在芦苇丛生的岸边发出的连续鸣叫声,来强化夜晚的宁静,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
"老大畏为客"表明诗人因年迈而害怕自己只是个过客,这里的“老大”指的是诗人的自称,既有自谦之意,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紧接着的"风波难计程"则是对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不确定性的写照。
最后两句"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通过家人在深夜中的低语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抒发了对亲情的渴望以及生活中的离别之苦。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充分展现,他既有对家庭温暖的眷恋,也有对于旅途未知的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之中,同时也让人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欲携佳客燕高堂,园馆春风又作狂。
犹挟冰霜馀意气,未分桃李好风光。
青山无赖藏云岫,流水生波滟野塘。
不饮何妨还燕坐,闭门扫地独焚香。
自嗟为客久,羁旅过淮时。
雪野挑蔬瘦,霜天暖酒迟。
流年下坡毂,万事一枰棋。
异日怀陈迹,孤舟近古祠。
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
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
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
老人秋少睡,禅诵每晨兴。
邻碓舂残月,床蛩语暗灯。
高林鸟声起,幽草露华凝。
筇杖兼禅榻,生涯一野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