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

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

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

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人们居住在古老的树林旁边,鸡犬声在深山中乱响。
积雪虽厚但仍显得雄壮,傍晚的寒云更显阴沉。
残破的荷叶倾斜在冰冷的水面,孤独的月亮在风中的树林中摇曳。
渐渐地,乌鸦安静下来,饥饿的鸟儿又会在哪里哀啼呢?

注释

人家:居民。
依:靠近。
古木:古老的树木。
鸡犬:家禽和狗。
乱山:深山之中。
积雪:厚厚的积雪。
暗犹壮:虽然暗淡但依然壮观。
寒云:寒冷的云层。
晚易阴:傍晚时分容易变得阴沉。
断荷:残破的荷花。
攲:倾斜。
冻水:结冰的水。
战风林:与风对抗于树林中。
稍稍:渐渐地。
栖乌:栖息的乌鸦。
定:安定下来。
饥啼:饥饿的啼叫。
何处:哪里。
禽:鸟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木中人家生活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与寂寞。开篇“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深藏于山林之中的居所,古木参天,人家的存在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鸡犬的叫声则打破了山林的静谧。

接着“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两句,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雪storm。积雪未化,天气依旧寒冷,预示着冬日的萧瑟与严酷,而“寒云晚易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两句,通过对断裂荷叶和孤独月亮的描写,更深化了冬日景象的荒凉与悲壮。水面结冰,荷叶被撕裂,这种自然界的凛冽与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而“孤月战风林”则展现了一幅月亮在风中挣扎、光辉被遮掩的景象。

最后,“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两句,通过乌鸦栖息和鸟儿啼饥的声音,再次强化了冬日山林中的静寂与生灵的艰难求存。乌鸦找到栖息之地似乎也带着一种不安,而饥饿啼叫的鸟儿,则是在询问何处能寻觅到食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命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冬日山林世界的静谧与孤寂,以及生灵在严酷环境中求存的情状。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其一)

老人秋少睡,禅诵每晨兴。

邻碓舂残月,床蛩语暗灯。

高林鸟声起,幽草露华凝。

筇杖兼禅榻,生涯一野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其三)

江上秋阴合,柯山晓雨来。

貂裘欲辞箧,纨扇已生埃。

落叶湿相藉,晚花寒未开。

殷勤探黄菊,九日泛清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其二)

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白首无聊剧,昏昏只醉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十一月七日五首(其四)

三杯无奈醉,一褐有馀温。

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

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

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