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二郎神(其四)四和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傀而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

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何幸。

行人来密,佥军抽省。

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

子厚南宫,仲舒西掖,又报岑参东省。

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押[梗]韵

翻译

最近在边塞,我欣喜于蜡丸书信的快速传递,军情简明。
众多军队分散驻扎,长期和平购粮,如今节省了许多开支,心中感到惭愧。
蒙古残兵已逃窜,南方的猺族侵扰也已消除,百姓得以安宁。
做一个太平百姓,身体健康,不再担心催缴赋税,真是幸运。
行人频繁,军队精简,只进不退,无需按时服役。
只要进言被采纳,无需琐碎考核,不必按常规行事。
像韩愈在南宫任职,董仲舒在西掖,岑参在东省一样,把握时机。
趁着这个机会,接受高官,也为大司农省下忧虑。

注释

蜡弹: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文书的一种密封方式。
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和籴:和平时期向民间购买粮食。
傀:指官府节省开支。
蒙鞑:泛指北方游牧民族。
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
太平民:社会安定的百姓。
纳禄悬车:官员退休接受俸禄。
大司农:古代掌管国家财政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宁静与繁荣,诗人通过对蜡弹、羽书等物象征性的描述,传达了对和平时光的喜悦之情。"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一句中,“蜡弹”“羽书”都是古代边关军事通信工具,现今已无需用到,表示战争已经远去,边疆得以安宁。

接着的几句“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傀而今半省。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表达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如今已成为过去,边塞之地得以长久享受太平无事。

诗人随后写及自己希望成为普通百姓,“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这反映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远离战乱,过上正常的生活。"何幸"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和平时期生活的喜悦。

接下来的几句“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描绘了一种边塞的繁忙与秩序井然的情况。"子厚南宫,仲舒西掖, 又报岑参东省"则是对几位人物所在位置的一种描述。

最后,“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一句中“纳禄悬车”可能指的是官员得以安享其职位的奖赏,这里的“大司农”则是古代负责农业和粮食供应的官职。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诗中充满了对和平、繁荣和正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战争阴影的超越。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其三)三和

一筇两屦,导从比、在京差省。

更不草白麻,不批黄敕,稍觉心清力省。

幸有善和书堪读,何必然藜芸省。

且阁起庄骚,专看老易,课程尤省。梦境。

槐阴禁苑,药翻纶省。

纸裹里,有青铜钱三百,送与酒家展省。

吊李白坟,挂徐君剑,零落端平同省。

仅留得、老子婆娑,怎不拂衣华省。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押[梗]韵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其二)再和

黄粱梦觉,忽跳出、北扉西省。

今似得何人,老僧退院,秀才下省。

罢草河西淮南诏,没一字、咨尚书省。

已交侣樵渔,免教人道,弥封官省。多幸。

条冰解去,新衔全省。

笑杀太师光,赐灵寿杖,有诏扶他入省。

死谥醉侯,生封诗伯,此事不关朝省。

便茅屋、送老云边,也胜倚金华省。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押[梗]韵

临江仙(其一)己酉和实之灯夕

玉笛钿车当日事,东涂西抹都曾。

等闲曲子压和凝。纵游非草草,已醉强惺惺。

今向三家村送老,身如罢讲吴僧。

高楼百尺不须登。半炉烧叶火,一盏勘书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

去岁越王台上饮,席间二客如龙。

凭高吊古壮怀同。马嘶千嶂暮,乐奏半天中。

今岁三家村市里,故人各自西东。

菊花时节酒樽空。可怜双雪鬓,禁得几秋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