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柞山肠字一首

县知书卷饱撑肠,一倡殷勤十和章。

茅捲三重怜杜屋,株高八九羡韩堂。

利名谁信为缰锁,圣知人犹比桁杨。

万事不如祇浩饮,葡萄切莫换西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再和柞山肠字一首》。诗中以“县知书卷饱撑肠”开篇,巧妙地将读书与饱腹相提并论,形象地表达了对书籍知识的渴望与充实。接着,“一倡殷勤十和章”则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执着,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不断激发灵感,丰富作品。

“茅捲三重怜杜屋,株高八九羡韩堂”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表达了对简陋居所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对韩愈的豪宅表示羡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条件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利名谁信为缰锁,圣知人犹比桁杨”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它们如同缰绳般束缚人的心灵,而真正的智慧与道德,却如同桁杨一样稳固而珍贵。

最后,“万事不如祇浩饮,葡萄切莫换西凉”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认为在纷扰的世间,唯有畅饮能暂时忘却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理想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居古榕甚佳未尝有所赋得柞山诗卷借奇字韵戏成一首

古树婆娑谁手种,有藤缠络似髯垂。

但看窗草求溪意,自觉庭楸欠愈诗。

才拙岂能酬郢曲,心降但合靡齐旗。

吟渠却羡公家柞,短韵长篇句句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谷惠示榕桥精舍二十四诗借首篇韵赋一首

春谷因榕费苦吟,为怜夹道绿阴阴。

身藏岩涧风霜老,名入图经岁月深。

北客未知题咏少,南州莫向字书寻。

莺啼庭叶曾留句,独有河东柳赏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僧雪岑诗

本自无须学撚须,此于止观事何如。

诗家格怕无僧字,圣处吟须读佛书。

得趣藕花山下去,逃名枯木众中居。

早梅咏得师谁是,见郑都官却问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范月溪欸乃集

欸乃溪干入听时,忽传新集到柴扉。

自惭我老眠云惯,遥羡君吟弄月归。

正始馀音何寂寞,四灵苦思尽光辉。

当行家数今谁是,消得渠侬论锦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