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塔

久裂不周柱,谁复东南造。

削顶剌碧空,迷离云作帽。

呼吸风两声,环曲独龙道。

长安十里城,缩来只一隩。

下视苍苍色,可畏亦可悼。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塔的雄伟与壮观,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所处环境的辽阔与深邃。

“久裂不周柱,谁复东南造。” 开篇以“裂”字形容塔身的古老与沧桑,暗示其建造年代久远,难以追溯其建造者。接着,“东南造”则巧妙地将塔的位置与地理方位联系起来,赋予了文塔一种神秘而深远的历史感。

“削顶刺碧空,迷离云作帽。”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塔顶比作穿透碧蓝天空的尖刺,同时又以“云作帽”形象地描绘出塔顶在云雾缭绕中的朦胧美,展现出文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象。

“呼吸风两声,环曲独龙道。” “呼吸风两声”既是对塔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动态描绘,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而“环曲独龙道”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塔的独特性与所在位置的特殊性,仿佛一条蜿蜒曲折的龙盘旋于天地之间。

“长安十里城,缩来只一隩。”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长安的广阔与文塔的狭小相对比,突出了文塔在宏大的城市背景下的独特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塔小巧精致之美的赞赏。

“下视苍苍色,可畏亦可悼。” 最后两句通过“下视”这一动作,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地面,让读者从高处俯瞰文塔,感受其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同时,“苍苍色”不仅描绘了地面的色彩,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逝,引发人们对文塔及其背后故事的思考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塔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魅力,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敬仰。

收录诗词(1)

王廷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塔

泾水东流去,文峰挽欲旋。

凭兹锋颖上,直逼斗牛边。

近挹瀛台秀,遥分雁塔烟。

相期后来者,品望续前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鸡峰山

凌空矗立势干霄,截嶪数峰望外标。

碧落无踪疑可近,青云有路应非遥。

宝藏自昔平探取,财木于今任采樵。

一切登时皆俯视,几回彳亍步崇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鸡峰山

鼎柱益门姜水东。峰峰不与众峰同。

十千烟火浮云外,百二河山望眼中。

南顿何年留胜迹,西雍此日话雄风。

钟声遥度山椒里,犹似雊音满太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鸡峰山(其一)

太乙西南万笏环。白云深处是鸡山。

飞来碧嶂昂头立,踏破苍烟点羽斑。

五色祥光圆顶上,千层瑞彩荡胸间。

问他雌伏缘何事,怕得惊人暗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