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九)

药山休去,直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时现前。

然虽如是,也好与一杓。

形式: 偈颂

翻译

药山大师,你无需离开,因为你已经达到了三十二种完美的形象和八十种美好的品质,它们都同时展现眼前。
即使如此,这些成就也值得我们用一勺子来衡量和欣赏。

注释

药山:指药山惟俨,唐代禅宗大师。
休去:不必离去,指修行已到一定境界。
三十二相:佛教中指佛的三十二种外在特征,象征圆满无缺。
八十种好:佛教中的八万四千法门,形容佛法广大。
现前:显现于眼前,即完全领悟或体现出来。
然:然而,转折连词。
虽:即使。
如是:如此,指上文提到的成就。
一杓:一勺,比喻极小的量,这里表示对药山大师成就的认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传达深刻的禅意。"药山休去"暗示着不必执着于世俗的追求,而是要回归内心,放下外在的束缚。"直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时现前",这里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通常指的是佛陀的完美形象和各种美德,这里是比喻修行者达到涅槃境界,所有的内在智慧和美德自然显现。然而,即使如此,"也好与一杓",意味着即使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地,仍需保持谦逊,如同一勺清水,不溢不竭,体现了禅宗的平常心和无我之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强调了禅修的内在追求和超越外在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在成就之后的谦虚态度,具有深厚的禅宗哲学内涵。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八)

初五初十,铁蛇钻不入。有也莫将去,无也莫将来。

南岳自南岳,天台自天台,那更峨嵋对五台。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七)

最初机,末后句。有准绳,没规矩。

岂可错承当,岂可错分付。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六)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一点微云何处来,散作人间三日雨。

晓来忽推窗,所见非常处。

白玉作楼台,烂银为国土。

盐官王老师,欢喜无著处。

拈起须弥槌,击动虚空鼓。

清音闻远近,雅韵贯今古。

法眼和一通,听之犹莽卤。

古人有言兮,千年田,八百主。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五)

座已升,衣已披,法作么生说。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