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乙盦短歌三章(其一)

仰见秋日光,秋气猛入肠。

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

枕书窗间人,二竖语膏肓。

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

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苦闷。首句“仰见秋日光”以视觉感受起笔,秋日阳光虽明亮,却透出寒意,暗示季节的萧瑟。接着,“秋气猛入肠”,直接表达诗人对秋意的强烈感触,仿佛秋气直击内心深处。

“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通过虫鸣和落叶,渲染了夜晚的孤寂与哀伤。诗人独自在窗前读书,却被病痛折磨,“二竖语膏肓”暗指身体的疾病无药可救。他期盼着时间能倒流,与病痛一同消逝:“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表面上看似孤独,但愁苦如同沸水般煎熬着他的心。最后两句“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如同刀割般刺痛,诗人的心灵受到重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秋日景象与个人病痛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悲凉。郑孝胥的笔触细腻,语言凝练,成功地传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期待。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乙盦短歌三章(其二)

人生类秋虫,正宜以秋死。

虫魂复为秋,岂意人有鬼。

盍作已死观,稍怜鬼趣美。

为鬼当为雄,守雌非鬼理。

哀哉无国殇,谁可雪此耻?

纷纷厉不如,薄彼天下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答乙盦短歌三章(其三)

秋气虽宜诗,鬼语乃诗病。

君诗转西江,驾浪极奔劲。

云何弄细碎,意属秋坟夐。

四灵若灵鬼,底足托高咏。

人间匪佳味,孤唱泪暗迸。

故交去堂堂,关张等无命。

共君伴残岁,后死聊自圣。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先考功生日归虹桥路十月十一日

雨馀黄叶欲辞林,晓雾才收又似阴。

久客竞疏忌日拜,新寒正动履霜吟。

携孥海上成遗孑,纵步田间即陆沈。

苦道白云近亲侧,望云怅断恐难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其一)

爱菊爱其淡,菊类晚愈奇。

岂能遂不爱,臭味殊差池。

秋花复当令,佳种忍弃遗。

恨不起渊明,究穷花之姿。

颇疑东篱意,匪逐世情移。

尚淡不尚奇,此理将语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