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登无尽上人山楼

竹多尘自扫。幽通径曲,禅房深窈。

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

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经院悄。

诗梦正迷,独怜衰草。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

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

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

那更好游人老。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的幽静生活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远离红尘的禅意。

“竹多尘自扫”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僧人清净无为的生活态度,竹子不需要他人的打理,它自己就能洁净,这正如僧人自守戒律,不需外在干预。

接下来的“幽通径曲,禅房深窈”则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是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一个隐秘的禅房,给人一种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感觉。

“空翠吹衣,坐对闲云舒啸”中,“空翠”指的是清风,“吹衣”则是自然界的清凉之气拂过僧人的衣衫,这里体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们静坐在那里,对着悠然的云彩,心境平和、舒畅。

“寒木犹悬故叶,又过了、一番残照”表现出即便是严冬时节,树木上依旧挂着去年遗留的枯叶,而又一轮夕阳余晖也逐渐消逝,这些都是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象征。

“经院悄。诗梦正迷,独怜衰草”则透露出僧人在寂静的经院中,对于已经凋零的野草感到惆怅,显示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悲悯之情。

“幽趣尽属闲僧,浑未识人间,落花啼鸟”表明这所有的幽雅之趣都属于那些不问世事、悠然自得的僧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落叶纷飞和鸟儿鸣叫,也显得格外和谐。

“呼酒凭高,莫问四愁三笑”则是一种超脱尘嚣的心态,无需过多地去追问世间的忧愁与欢笑,只要举杯远望,就能感受到一份超然。

最后,“可惜秦山晋水,甚却向、此时登眺。清趣少。那更好游人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的时光和景致的怀念,但同时也接受现实,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应该珍惜现在所能享有的平静与闲适。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心灵状态。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玉蝴蝶.赋玉绣球花

留得一团和气,此花开尽,春已规圆。

虚白窗深,恍讶碧落星悬。

飏芳丛、低翻雪羽,凝素艳、争簇冰蝉。向西园。

几回错认,明月秋千。

欲觅生香何处,盈盈一水,空对娟娟。

待折归来,倩谁偷解玉连环。

试结取、鸳鸯锦带,好移傍、鹦鹉珠帘。晚阶前。

落梅无数,因甚啼鹃。

形式: 词牌: 玉蝴蝶

甘州/八声甘州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

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赋众芳所在

看涓涓、两水自东西,中有百花庄。

步交枝径里,帘分昼影,窗聚春香。

依约谁教鹦鹉,列屋带垂杨。

方喜闲居好,翻为诗忙。

多少周情柳思,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

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塘。

且休将扇尘轻障,万山深、不是旧河阳。

无人识,牡丹开处,重见韩湘。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甘州/八声甘州.和袁静春入杭韵

听江湖、夜雨十年灯,孤影尚中州。

对荒凉茂苑,吟情渺渺,心事悠悠。

见说寒梅犹在,无处认西楼。

招取楼边月,同载扁舟。

明日琴书何处,正风前坠叶,草外闲鸥。

甚消磨不尽,惟有古今愁。

总休问、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

清游好,醉招黄鹤,一啸清秋。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