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偶见

春游东城陌。懊恨无端逢艳质。

偏荷半倒,不动湘裙襞积。娇滴滴。

掩映得、山花水柳俱无色。欢容笑靥。

敢未解春愁,临波听鸟,故意调行客。

当面红墙万尺。堪恨此身无双翼。

怜春春不怜人,雨荒云黑。情漫切。

真个是、多情枉把无情惜。不堪再忆。

斜日野桥西,几番翘首,千里暮烟碧。

形式:

鉴赏

这首《比目鱼·偶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漫步东城陌时偶遇美质佳人的场景,情感细腻,意境优美。

开篇“春游东城陌”,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意盎然的景象与女子的游兴相得益彰。接着“懊恨无端逢艳质”,女子因偶遇美貌女子而心生懊恼,这种情感的转折为后续情节埋下伏笔。接下来的“偏荷半倒,不动湘裙襞积”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柔与美丽,荷叶与湘裙的对比,更添几分雅致。

“娇滴滴。掩映得、山花水柳俱无色。”女子的娇态与山花水柳相映成趣,使得自然界的美景都黯然失色,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与独特魅力。随后,“欢容笑靥。敢未解春愁,临波听鸟,故意调行客。”女子的欢颜与笑声,以及她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欣赏,不仅愉悦了自己,也感染了周围的行客,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当面红墙万尺。堪恨此身无双翼。”女子面对高墙,内心产生了遗憾与向往,渴望能够自由飞翔,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束缚的不满。接下来,“怜春春不怜人,雨荒云黑。”春日的美好与女子的哀愁形成对比,春似乎并不理解或怜悯她的心境,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情漫切。真个是、多情枉把无情惜。”女子的情感虽深,却得不到回应,这种深情的付出显得有些徒劳。结尾“不堪再忆。斜日野桥西,几番翘首,千里暮烟碧。”表达了女子对这段经历的回忆与不舍,夕阳下的野桥、远处的暮烟,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女子内心的伤感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子在春日偶遇美质佳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也有对自我处境的反思与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一)

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二)

风流难再得,寻聚窟、何处问仙洲。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

繁华消磨尽,三年真薄倖,一觉扬州。

最苦难求毒石,未得神楼。

似乱攀荷藕,千丝不断,对烧蜡烛,两泪难休。

反羡伊家解脱,免却閒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丹凤吟.答洪昉思梦访之作

别后相思一样,目断城云,魂销江树。

玉帘深锁,愁似乱莺狂絮。

沉沉落照,半明还暗,野烧回春,寒山催暮。

梦里何曾怕险,滚雾翻风,为我连夜飞度。

也有镇常相见,见时不免含嫉妒。

道我眉儿翠,又身轻过汉,腰细如楚。

那知憔悴,不复再行多露。

关黑枫青君自爱,更休将愁诉。

但须纵酒,看石榴半吐。

形式: 词牌: 丹凤吟

沁园春.寄赠王扬州阮亭,即用其偶兴韵(其一)

不断长江,滚雪翻云,日夜东流。

怪万里烟花,终沉伍剑,二分明月,先照隋钩。

郡县劳人,文章绝世,斗大如何困一州。

偏豪迈,在词中拜将,醉里封侯。琼华寄我难酬。

奈水满、芜城夜色浮。

道执卷跨牛,其中有乐,腰钱骑鹤,此外何求。

素札空传,玉箫谁教,泛泛还同沙际鸥。

虚名误,但浓斟玉液,煖被貂裘。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