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州

凤州山馆有清辉,古木扶疏散陆离。

红尾锦鸡鸣古埭,绿头花鸭荡幽池。

荷声策策秋来后,桂影团团月上时。

病马啮荄思故枥,惊乌绕树宿何枝。

三分割据人如梦,满目兴亡客自痴。

走笔成诗聊纪实,岷峨风土出蹲鸱。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凤州山馆夜色明亮,古老的树木稀疏而婆娑摇曳。
红色尾羽的锦鸡在古老的堤岸上啼叫,绿色头颅的花鸭在宁静的池塘中游荡。
秋天来临,荷叶沙沙作响,月上梢头,桂花影子团团簇拥。
病弱的马儿啃食草根,思念着往日的马厩,受惊的乌鸦绕树飞翔,不知该栖息在哪一根枝头。
三国鼎立的历史如梦般遥远,眼前满目沧桑,过客独自沉醉于兴衰的感慨。
提笔作诗,只为记录现实,这里是岷山和峨眉山间的风土人情,特产蹲鸱。

注释

凤州:地名。
山馆:山中的旅馆。
清辉:明亮的月光。
古木:古老的树木。
疏散陆离:稀疏且姿态各异。
红尾锦鸡:一种鸟。
古埭:古老的堤岸。
绿头花鸭:鸭子的一种。
幽池:僻静的池塘。
策策:形容荷叶摩擦的声音。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
病马:生病的马。
啮荄:啃食草根。
故枥:过去的马厩。
惊乌:受惊的乌鸦。
三分割据:三国鼎立。
兴亡:兴衰。
走笔成诗:提笔写诗。
聊纪实:姑且记录事实。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
蹲鸱:指当地的特产或植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凤州山馆的一幅生动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现实离合的感慨。

"凤州山馆有清辉,古木扶疏散陆离。" 开篇即以凤州山馆的清辉古木作为画面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红尾锦鸡鸣古埭,绿头花鸭荡幽池。" 鸡鸣、鸭荡的声音增加了动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荷声策策秋来后,桂影团团月上时。" 荷风的细微响动和桂树投射的阴影,则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转。

"病马啮荄思故枥,惊乌绕树宿何枝。" 病马啃食着荒废的古木,惊起的乌鸦在树间盘旋寻找栖息之地,这些细节描写透露出一种凋敝与孤寂。

"三分割据人如梦,满目兴亡客自痴。" 诗至此处,转而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事兴衰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执着。

"走笔成诗聊纪实,岷峨风土出蹲鸱。" 最后,诗人以轻松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对岷峨一带风土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凤州山馆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现实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访草堂

放棹花溪去,重来访草堂。

菰蒲依静渚,杨柳绕回塘。

野堑棨高下,山墙竹短长。

槁梧含古色,瘦菊减清香。

鼙鼓檛三叠,旌旗列两行。

花娘纷舞袖,座客竞飞觞。

酱蘸生葱白,齑浇熟韭黄。

洪炉催捲饼,匕首割烧羊。

大笑诸公醉,高谈小子狂。

城关犹未掩,冠盖已飞扬。

鸟语青松里,人行锦树傍。

杜陵轻出峡,千古隔潇湘。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酬隐者刘桃冈

食既弹长铗,囊悬少错刀。

功名须汝辈,诗酒且吾曹。

强项贫而乐,扬眉气自豪。

北来鱼字密,南去雁书高。

拟折渊明柳,重寻梦得桃。

明珠忽委赠,价重九方皋。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

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

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