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钩吟

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

三十持钓竿,一鱼钓不得。

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

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

形式: 古风

翻译

小时候学习钓鱼,以为鱼儿很容易上钩。
到了三十岁还在持竿钓鱼,却一条鱼也未捕到。
别人的鱼钩弯弯曲曲,我的鱼钩笔直,悲哀的是我的鱼钩却没有食物吸引。
周文王已经离世不再复活,那种以直钩钓鱼的道义何时才能实现呢。

注释

初岁:指童年或幼年时期。
自谓:自己认为。
持钓竿:手持钓鱼竿,意指钓鱼。
一鱼钓不得:一条鱼也没钓到。
人钩曲:别人的鱼钩弯曲,比喻手段圆滑。
我钩直:自己的鱼钩笔直,比喻坚持正直。
文王:指周朝的开国君主姬昌,被誉为明君。
已没:已经去世。
复生:复活。
直钩之道:喻指正直的品行或原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直钩吟》,通过对钓鱼技巧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直道与曲道、真诚与世俗的深刻感慨。

诗中的“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三十持钓竿,一鱼钓不得。”两句,描绘出诗人年轻时对钓鱼技巧的自信,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体会到其艰难。这不仅是对钓鱼技艺的反思,更是对人生、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悟。

“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坚持正直不阿的态度,即便是在一个充满欺骗和曲折的世界中,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这里的“人钩曲”暗指世人多用诡计,而“我钩直”则是对自己坚守真诚和正直的自我肯定。然而,这种坚持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收获,反而是“哀哉我钩又无食”,表达了一种悲哀和无奈。

最后两句“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则是诗人对历史上的圣明君主——周文王的怀念,以及对于自己坚守的直道何时能够得到实现的迷茫与期待。这里的“直钩之道”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的钓鱼技艺,也可以看作是他所坚持的正直人格和原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钓鱼生活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坚守真诚和正直态度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06)

卢仝(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 生卒年:约795-835

相关古诗词

苦雪寄退之

天王二月行时令,白银作雪漫天涯。

山人门前遍受赐,平地一尺白玉沙。

云颓月坏桂英下,鹤毛风剪乱参差。

山人屋中冻欲死,千树万树飞春花。

菜头出土胶入地,山庄取粟埋却车。

冷絮刀生削峭骨,冷齑斧破慰老牙。

病妻烟眼泪滴滴,饥婴哭乳声呶呶。

市头博米不用物,酒店买酒不肯赊。

闻道西风弄剑戟,长阶杀人如乱麻。

天眼高开欺草芽,我死未肯兴叹嗟。

但恨口中无酒气,刘伶见我相揄揶。

清风搅肠筋力绝,白灰压屋梁柱斜。

圣明有道□命汉,可得再见朝日耶。

柴门没胫昼不埽,黄昏绕树栖寒鸦。

唯有河南韩县令,时时醉饱过贫家。

形式: 古风

将归山招冰僧

买得一片田,济源花洞前。

千里石壁坼,一条流泌泉。

青松盘樛枝,森森上插青冥天。

枝上有□猿,宿处近鹤巢。

清唳孤吟声相交,月轮下射空洞响,丝篁成韵风萧萧。

我心尘外心,爱此尘外物。

欲结尘外交,苦无尘外骨。

泌泉有冰公,心静见真佛。

可结尘外交,占此松与月。

形式: 古风

思君吟寄□□生

我思君兮河之壖,我为河中之泉,君为河中之青天。

天青青,泉泠泠。

泉含青天天隔泉,我思君兮心亦然。

心亦然,此心复在天之侧。

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羃羃。

此风引此云兮云不来,此风此云兮何悠哉,与我身心双裴回。

形式: 古风

秋梦行

客行一夜秋风起,客梦南游渡湘水。

湘水泠泠彻底清,二妃怨处无限情。

娥皇不语启娇靥,女英目成转心惬。

长眉入鬓何连娟,肌肤白玉秀且鲜。

裴回共咏东方日,沈吟再理南风弦。

声断续,思绵绵,中含幽意两不宣。

殷勤纤手惊破梦,中宵寂寞心悽然。

心悽然,肠亦绝。

寐不寐兮玉枕寒,夜深夜兮霜似雪。

镜中不见双翠眉,台前空挂纤纤月。

纤纤月,盈复缺,娟娟似眉意难诀。

愿此眉兮如此月,千里万里光不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