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一)

佛所印可,大阿阇黎。隐几合爪,泊然无为。

恳请何人,投地作礼。不起于坐,应供千里。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佛所印可,大阿阇黎",开篇即点明了这位高僧的身份与地位,他是佛祖认可的大阿阇黎,地位崇高。"隐几合爪,泊然无为",形象地描绘了高僧静坐的姿态,双手合十,心如止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恳请何人,投地作礼",进一步刻画出高僧的威严与影响力,即便是无人邀请,也有人自发地向他行礼,体现了他的德高望重。"不起于坐,应供千里",最后两句则强调了高僧的修为与影响力,即使他坐着不动,其教诲与功德也能惠及千里之外的人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高僧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内在的精神境界,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对于修行者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的推崇。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二)

倚杖于肩,屈指近喙。废经不读,思第一义。

大狮子吼,真狮子儿。转秘密藏,其谁能知。

形式: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三)

叉指膝间,目视霄汉。意象轩举,邈无畔岸。

刚大之气,塞于天渊。俯仰无怍,纵心浩然。

形式: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四)

华林扰虎,手举数珠。驯彼郁屈,亦用兹乎。

巨颡脩鳞,能怖童子。慈眼视之,毒心自弭。

形式: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五)

藕花满缶,莲房自拆。神通妙用,在于举拂。

童子何知,跪观戏龟。六用不藏,使之者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