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

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

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

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

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崄怪。

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诗人借车无处可载,留下的一文钱又有何用呢。
到了晚年就像杜陵的老翁,虽然右臂还在,耳朵却已失聪。
人们把微小的事物夸大成牛斗,我觉得风雷声也只是轻轻一叹。
听到尘埃被扫尽,心灵变得空灵,不再执着于清流派的名号。
原始的大道已经失去,六种欲望互相争夺,胜负难分。
饮酒过量导致眼神恍惚,口舌不停,诗债累累。
你知道五蕴皆是烦恼,人生一病,如今才有所领悟。
只担心这颗心始终无法解脱,不见不闻也无法避免障碍。
如今你怀疑我装聋作哑,特意写这首奇诡的嘲讽诗。
要提防额头痒出三个耳朵,别让笔端的狂风骤雨任意挥洒。

注释

诗人:指代诗人自己。
车:比喻创作灵感或机会。
杜陵翁:指唐代诗人杜甫。
耳先聩:听力衰退。
人将蚁动作牛斗:形容人夸大其词。
一噫:轻微的叹息。
五蕴:佛教术语,指色、受、想、行、识五种心理现象。
贼:烦恼。
额痒出三耳:夸张的说法,意指过于敏感。
风雨快:比喻情绪波动或文字激昂。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通过对诗人的自我描写,表达了诗人晚年贫困、耳聋以及内心的不平和无奈。诗中充满了哲理与自嘲。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生活极为困顿,即使有了一点微薄的积蓄,也不足以依赖。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 这里借用唐代诗人杜甫形象,自比为晚年的杜甫,但更为不幸,虽然身体还健全,却已经耳聋。

接下来的几句:“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 描述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他认为人们都在忙碌于无谓的争斗,而自己则是超然物外,只需保持本心,不必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名利。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 这里用“大朴”、“浑沌”等词汇,表达了对宇宙万物本源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纷扰和矛盾。

“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这两句则是自嘲诗人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因为耳聋而视力也不佳,另一方面则是不断地饮酒来缓解烦恼,同时也在写作中寻求慰藉。

“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 这里提到“五蕴”,指的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都可能成为迷惑人的根源。诗人自认为已经有了疾病,是在表达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

最后几句:“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崄怪。” 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和矛盾,他害怕自己的真实感受最终无法表达,而别人可能会误解他是装聋作哑。因此,他才写下这首带有自嘲意味的诗歌。

整首诗通过对耳聋、贫困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晚年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学,是一篇既表达了个人悲凉命运,又反映出时代背景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刘寺丞赴馀姚

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银山动地君不看,独爱清香生云雾。

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

我老人间万事休,君亦洗心从佛祖。

手香新写《法界观》,眼净不觑登伽女。

馀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形式: 古风

霅上访道人不遇

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岸。

不逢青眼人,长歌白石涧。

形式: 五言绝句

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去岁会于彭门折花馈笋故事,作诗二十四韵见戏,依韵奉答,亦以戏公择云

汝阳真天人,绢帽著红槿。

缠头三百万,不买一微哂。

共誇青山峰,曲尽花不陨。

当时谪仙人,逸韵谢封畛。

诗成天一笑,万象解寒窘。

惊开小桃杏,不待雷发轸。

馀波尚涓滴,乞与居易、稹。

尔来谁复见,前辈风流尽。

寂寞两诗人,残红对樱笋。

饥肠得一醉,妙语传不泯。

君来恨不与,更复相牵引。

我老心已灰,空烦扇馀烬。

天游照六凿,虚室扫充牣。

悬知色竟空,那复嗜乌吻。

萧然一方丈,居士老庞蕴。

散花从满裓,不答天女问。

故人犹故目,怨句写馀恨。

疑我此心在,遮防费栏楯。

应虞已毙蛇,折尾时一蠢。

仄闻孟光贤,未学处仲忍。

寄招应已足,左右侍云鬒。

何时花月夜,羊酒谢不敏。

此生如幻耳,戏语君勿愠。

应同亡是公,一对子虚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