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择过高邮,见施大夫与孙莘老赏花诗,忆与仆去岁会于彭门折花馈笋故事,作诗二十四韵见戏,依韵奉答,亦以戏公择云

汝阳真天人,绢帽著红槿。

缠头三百万,不买一微哂。

共誇青山峰,曲尽花不陨。

当时谪仙人,逸韵谢封畛。

诗成天一笑,万象解寒窘。

惊开小桃杏,不待雷发轸。

馀波尚涓滴,乞与居易、稹。

尔来谁复见,前辈风流尽。

寂寞两诗人,残红对樱笋。

饥肠得一醉,妙语传不泯。

君来恨不与,更复相牵引。

我老心已灰,空烦扇馀烬。

天游照六凿,虚室扫充牣。

悬知色竟空,那复嗜乌吻。

萧然一方丈,居士老庞蕴。

散花从满裓,不答天女问。

故人犹故目,怨句写馀恨。

疑我此心在,遮防费栏楯。

应虞已毙蛇,折尾时一蠢。

仄闻孟光贤,未学处仲忍。

寄招应已足,左右侍云鬒。

何时花月夜,羊酒谢不敏。

此生如幻耳,戏语君勿愠。

应同亡是公,一对子虚听。

形式: 古风

翻译

汝阳真是个神仙人物,头戴红色的绢帽。
他拥有三百万财富,却不愿为一丝微笑而购买。
众人夸赞他如青山峻岭,诗歌中花儿永不凋零。
他曾是被贬谪的仙人,超逸的风度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他的诗作让天地欢笑,万物因之驱散寒冷。
他令小桃杏惊醒绽放,无需春雷催促。
他的余威仍如细流,希望能赠予白居易和稹。
自那时起,还有谁能见到这样的风采?
两位诗人孤独相对,只有残红与樱笋陪伴。
饥饿时能一醉方休,他的妙语永存不朽。
遗憾未能与你共享,你的到来又牵动我的心弦。
我已老去,心如死灰,只能徒劳地扇动余烬。
我在天游中寻找解脱,清空内心杂念。
深知一切皆为空,不再贪恋世俗的享乐。
我如同一位居士,孤寂地生活在一丈之地。
我不回应天女的询问,散花自赏。
旧友的目光依旧,我的怨言承载着剩余的遗憾。
你可能怀疑我心有所属,但不必设防。
应警惕已死的蛇,偶尔还会抽搐。
听说孟光贤良,未学处仲的忍耐。
只须寄信邀请,左右有黑发侍女相伴就足够。
何时能共赏花月之夜,一杯羊酒以示歉意。
人生如梦幻泡影,玩笑话请不要介意。
我们应像亡是公和子虚那样,倾听而不论真假。

注释

真天人:形容极为出色的人物。
绢帽:古代男子常戴的帽子。
缠头:古代赏赐给诗人的财物。
谪仙人: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谪仙。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孟光:东汉贤妻。
处仲:东汉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汝阳遇见一位仙风道骨之人,头戴红槿花装饰的绢帽,给人的感觉是超凡脱俗,不以世俗财富为念。诗中还提到了与朋友们共同赏花、饮酒的乐事,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苏轼在诗中展现了他特有的幽默和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青山、花朵、桃杏等,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内心的感受。

诗中还包含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苏轼以其独特的笔触,将自己的情感世界与自然景观融合,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望,更是一次心灵的自我对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非凡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于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王巩清虚堂

清虚堂里王居士,闭眼观心如止水。

水中照见万象空,敢问堂中谁隐几。

吴兴太守老且病,堆案满前长渴睡。

愿君勿笑反自观,梦幻去来殊末已。

长疑安石恐不免,未信犀首终无事。

勿将一念住清虚,居士与我盖同耳。

形式: 古风

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

往问卞山龙,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绝,俯视惊谽谺。

神井涌云盖,阴崖垂藓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处,隐隐如缫车。

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寄语洞中龙,睡味岂不嘉。

雨师少弭节,雷师亦停挝。

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看君拥黄紬,高卧放晚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一)

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

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

泪垢添丁面,贫低举案蛾。

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其二)

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

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

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