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二)

散发休休依灌木,洗心默默对清川。

一春富贵山花里,终日笙歌野鸟边。

聊可幽居除风雨,还劳长者访林泉。

留题尚在庭前竹,淡墨淋漓带碧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诗《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散发休休依灌木”,形象地写出诗人披散着头发,悠闲自在地倚靠在丛生的灌木旁,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俗的闲适。次句“洗心默默对清川”,则通过静静凝视清澈的溪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净化与宁静。

接下来两句“一春富贵山花里,终日笙歌野鸟边”,诗人寓言般地描述了他在山花烂漫的春天中享受富贵,整天被自然的笙歌和野鸟的鸣叫环绕,生活充满了田园诗意。这里既有对世俗繁华的暗讽,又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聊可幽居除风雨,还劳长者访林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即使风雨交加,也能在幽居中找到安宁,同时期待着友人来访,共享山林之乐。最后一句“留题尚在庭前竹,淡墨淋漓带碧烟”,以庭前竹子上的淡墨题诗,增添了画面的雅致,也暗示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的是自然与艺术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浮华的超脱,以及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三)

粝饭粗衣常自足,犹胜杜甫客西川。

老妻课佛清斋里,幼女鸣机夜火边。

几树凉云散高叶,一溪明月泻寒泉。

寂寥草座无人伴,自起添香看篆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四)

人爱吾庐吾亦爱,秋原风物带晴川。

兰甘幽约宜阶下,竹助清虚要水边。

只好荫茅同背郭,何须蓄石慕平泉。

苦吟自觉多新病,华发时笼煮药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五)

比屋千竿见高竹,当门一曲抱清川。

鸥群浩荡飞江表,鼠辈纵横到枕边。

弱有添丁堪应户,勤无阿对可知泉。

春来有喜将于耜,自作朝云与暮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其六)

鹤毛鹿迹长交路,荇叶蘋花亦满川。

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

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

如此风光贫亦乐,不嫌幽僻少人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