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对雨闲吟之什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南方的风雨忽然停止,五月的窗户仿佛进入了秋天。
走在田间小路上不要嫌路长,农田里的农事等待你完成才会结束。
人们弯腰劳作抵御寒冷,马儿踏着满地泥泞前行。
远远羡慕文昌星新任右丞相,他醉酒吟诗时伏案于金杯之中。

注释

南风:南方的风。
雨骤:突然的大雨。
帘栊:窗户。
似秋:像秋天一样。
陌上:田间小路。
行未得:行走还未完成。
田中:农田。
足方休:完成后再休息。
人垂折角:人们弯腰劳作。
冲寒点:抵抗寒冷。
马浸障泥:马蹄陷入泥泞。
过漫流:满地泥水流淌。
文昌新右相:文昌星新任右丞相。
醉吟:醉酒吟诗。
伏一金瓯:伏案于金杯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风光图,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时节变化和农事紧迫的深刻感受。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这两句以南风为引,迅速地将雨水送来又收去,营造出一种季节错乱的景象。五月本应是春意犹存之时,但眼前的场景却令人联想到秋天的萧瑟。这既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勃变化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和农事紧迫的感慨。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间劳作的关切。陌上即是田野的路边,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走的路还不够长而感到懊恼,因为田间的工作还没完成,所以要等到脚步足够疲惫时才能休息。这强调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辛勤付出和对收成的迫切期待。

"人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中的劳作场景。人们低头急行,帽子上的角被风吹得摇晃,不断有雨水滴落;而马匹则在泥泞中前进,蹄声伴随着雨水流淌。这是对农民不顾恶劣天气坚持劳作的真实写照。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远方某位官员(文昌新右相)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醉酒吟唱诗歌的自得其乐。这里的“遥羡”表达了对功成名就者的敬仰,而“时伏一金瓯”则透露出诗人在田间劳作之余,仍保有雅致生活的情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次、立体感强烈的农村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牡丹盛开之什

主人多思惜芬度,醉绕吟攀自是常。

烂欲烧丛浑是焰,秾来薰物甚于香。

妒偎罗绮迷春眼,狂聒笙歌费酒肠。

久病劳公误相问,不同前作粉闱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独赏牡丹

绕台依榭一丛丛,紫映黄苞白映红。

烂漫只因前夜雨,馨香无奈此时风。

暖融春色交相妒,繁㬠晴阳艳欲烘。

应恨官高少同赏,樽前不得召邻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览(其四)

请公屈指数朱门,谁肯孜孜爱此君。

小槛纵多栽紫艳,闲庭且要曳红裙。

三冬翠色终难犯,五月秋声早已闻。

不是风流贤宰相,何人移尔入花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览(其三)

荜为扉阖槿为藩,不似公家地尽宽。

阶下才容数片席,窗前也种十馀竿。

蜗牛舍畔幽丛小,行马门中翠影寒。

应似鹪鹩与鹏鸟,一枝层汉各心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