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传岂足矜。
天子明堂遵月令,含桃初荐黍新登。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端午帖子之一,主题围绕着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诗中提到的"香菰黏米"指的是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备的食品,因其黏性而得名。"古俗相传岂足矜"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传承,认为这些古老的风俗习惯虽然流传已久,但并不值得自夸。
"天子明堂遵月令"一句,暗示了古代君王在端午节时会遵循时节的自然规律,如《月令》所示,进行相应的祭祀活动。"含桃初荐黍新登"则描绘了端午节祭祀时,新鲜的黄粱(黍)被供奉上,可能还伴有其他祭品,如樱桃(含桃),体现了节日的庄重与丰收的庆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端午节的礼仪习俗,以及皇室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风貌。
不详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岁时令节多休宴,风俗灵辰重祓禳。
肃穆皇居百神卫,涤邪宁待浴兰汤。
宝典标灵日,明离正午方。
五行当火德,万寿续天长。
綵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
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
天容清永昼,风色秀含薰。
五日逢佳节,千龄奉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