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禹玉游西岩

幽人欲往西岩巅,临风送目心悠然。

芒鞋竹杖风月冷,千山万壑开晴烟。

人生适意多掣肘,穷欲入山山不受。

严光终老钓台春,李白谩醉长安酒。

殷勤为我语山灵,白头管取相看守。

形式: 古风

翻译

隐士想要攀登西岩之顶,迎风凝望,心境悠然。
脚踏草鞋,手持竹杖,独行于清冷的风月之中,眼前千山万谷在晴空下展开。
人生中往往有许多阻碍,想归隐山林,却发现自己无法如愿。
严光直到老去都在钓台度过春天,李白徒然在长安沉醉于美酒。
恳切地向山神诉说,愿陪伴我直到白头,永不分离。

注释

幽人:隐士。
西岩巅:西岩之顶。
临风:迎风。
送目:凝望。
芒鞋:草鞋。
竹杖:竹制手杖。
穷欲:想归隐。
山不受:山不接纳。
严光:东汉隐士。
钓台:严光隐居之地。
李白:唐代诗人。
谩醉:徒然沉醉。
长安酒:长安的美酒。
山灵:山神。
白头:白发苍苍。
相看守:相伴到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山中景象,诗人蔡沈以送别友人王禹玉游西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首句“幽人欲往西岩巅”点出友人即将踏上旅程,而“临风送目心悠然”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与自己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两句“芒鞋竹杖风月冷,千山万壑开晴烟”,通过友人身着简朴行装,独自在清冷的风月和晴朗的烟霞中穿行,展现了旅途的孤寂与壮美。

诗人感慨“人生适意多掣肘,穷欲入山山不受”,暗示了现实中的诸多束缚,即使在追求心灵自由时也会遇到阻碍。接着,他借严光和李白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严光终老钓台春,李白谩醉长安酒”暗喻友人若能如严光那样坚守自我,或如李白般超脱,将更能体验到生活的真谛。

最后,诗人深情地向山灵表白:“殷勤为我语山灵,白头管取相看守。”他希望山川能成为友人长久的伴侣,陪伴他度过岁月,寓意友谊长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51)

蔡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江端伯之隆兴

人生辛苦惟别离,况复心相知。

辛酸话别语不出,相看执手徒依依。

问君西游何归期,长途巉岩不可思。

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风凛凛吹人衣。

中林哑哑乌欲栖,猿猱虎豹夹路啼。

路傍古屋掩柴扉,空房独宿生新悲。

家山昨夜春始至,桃花初破梅花飞。

自非丈夫刚自许,谁不去住生狐疑。

惟君与我同此志,西湘东越频驱驰。

番阳浩荡六百里,南昌风物雄江西。

西山中峙高崔嵬,滕王杰阁横江开。

五更东望红浴日,鱼龙蛟蜃惊相积。

阳门青松青可挹,剑池清水清可吸。

真人鹤岭遗金丹,中峰苍莽风常寒。

游人西游止此地,眼明足健应忘还。

闽山岂足展羽翮,湖光望极天地宽。

鲲鹏变化知有托,归来长铗宁须弹。

形式: 古风

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

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

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

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

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

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

形式: 古风

读王莽传寄廖判府

噫吁嚱,噫嚱一曲难为听,桑麻垄亩今荆榛。

子规夜诉仓庚鸣,时至气化能无声。

高皇神武百世业,安汉小子为凭陵。

九十六万目可掩,奈何从臾皆群臣。

臣乎臣乎胡乃尔,富汝贵汝庸何生。

炎精白昼欲晦蚀,日角眉目尤精神。

古来权柄不早去,止为鱼肉涂生灵。

生灵涂炭自兹始,古往今来祇如此。

重华一去何时还,志士幽人泪如雨。

形式: 古风

读江西诗呈游光化料院

江西多秀士,卓跞相后先。

其中最翘楚,无出黄陈前。

森然插天干,琢削草舍椽。

羌童扣金石,越女调管弦。

非无要妙音,难与韶濩传。

王风惜云远,屈宋美独专。

沉浓玄晖诗,典雅渊明篇。

少陵备众体,太白真谪仙。

微情寄风月,肺腑皆天然。

自从句中眼,一字千金钱。

于今百馀载,诵说如河悬。

人惟屋下屋,何以千万间。

正声日微茫,寂感空无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