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雁

江岸芦花秋??,江头旅雁群相逐,啄者自啄宿者宿。

昨夜南楼闻北风,天长水阔云濛濛。

何当舟一叶,棹入芦花丛。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感的江边秋景图。首句“江岸芦花秋??”,以芦花的飘逸与秋天的萧瑟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江头旅雁群相逐”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雁群在江面上追逐嬉戏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啄者自啄宿者宿”则通过雁群中的个体行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随后,“昨夜南楼闻北风,天长水阔云濛濛”两句,通过夜色中传来的一阵北风,以及远处天长水阔、云雾缭绕的景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

最后,“何当舟一叶,棹入芦花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叶扁舟,能够让他深入芦花丛中,体验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思意味的画面。

收录诗词(62)

杨一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刺桐花

树头树底花楚楚,风吹密叶翠翩翻,露出几只红鹦鹉。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沈石田百鸭图

柳塘流水春沄沄,谁放百头花鸭群。

石田老翁真好戏,点染霜毫成锦云。

锦云历乱不可数,饮啄浮沈散还聚。

白莹翻令鸥鹭猜,綵鲜更被鸳鸯妒。

菰蒲剑芽一尺强,水香烟暖任回翔。

正怜身上无泥滓,安用人间觅稻粱。

洞庭之波连笠泽,深绿晴摇汉江色。

甫里先生得意时,自挈雕阑引文翼。

我家恰与天随邻,惯见毰毸弄碧粼。

就中亦有能言者,不取橐金惊使人。

形式: 古风

送吴黔阳

君未到黔阳,我忆黔阳路。

黔阳道路入楚云,他日云中会有君。

君今向何处,还望天台树。

天台路绕万重山,白水穿山流日暮。

君归不得住,我归恐君去。

君去鸣琴隔湘烟,飞声直到君王前,呼取调舜弦。

形式: 古风

题陈侍御画竹

铁面郎官扫秋雨,一夜秋声落人耳。

楚歌唱断碧云愁,招得湘灵来笔底。

湘灵倒拔青鸾尾,翠袖拖风湿江水。

水远山长不见人,惟有千年泪痕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