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形式: 古风

翻译

寻找幽深之处没有预定的时间,兴致勃勃不觉路途遥远。
青色悬崖陡峭难渡,白日忽然已近傍晚。
还没走完三四座山,已经绕过无数弯道。
寂静中听到猿猴哀愁的叫声,前行间看见云雾渐渐消散。
高高的松树带来明亮的月光,空旷山谷适宜清冷的秋天。
溪水深深,古雪留存,石头断裂处仍有寒泉流淌。
山峰峻秀直插云天,登高远望美景无穷无尽。
仙人丹丘呼唤我,回头却发现他们在嘲笑。
于是踏入了荒僻的山谷,才明白宁静的人生活悠闲。
留住欢乐直到深夜,直到清晨才言归去。

注释

寻幽:寻找幽深的地方。
前期:预定的时间。
乘兴:带着兴趣。
不觉:不觉得。
苍厓:青色悬崖。
渺:遥远,难以。
白日:白天。
忽欲晚:忽然接近傍晚。
三四山:三四座山。
千万转:无数弯道。
寂寂:寂静无声。
猿愁:猿猴的哀鸣。
行行:行走时。
云收:云雾消散。
高松:高大的松树。
好月:明亮的月光。
空谷:空旷山谷。
清秋:清冷的秋天。
古雪:古老的积雪。
寒泉:寒冷的泉水。
峰峦:山峰。
登眺:登高远望。
丹丘: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哂:嘲笑。
穷谷:荒僻的山谷。
静者:宁静的人。
留欢:留住欢乐。
永夜:长夜。
清晓:清晨。
方言还:才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探幽寻奇之旅。开篇"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超越世俗的愿望。"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写出了山川的险峻和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入探索和无尽的好奇心。"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则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孤独。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表达了诗人对月光和山谷之美的享受。而"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则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苍凉。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写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边界限的赞叹。"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表达了一种友情和欢乐的情感交流。

最后,"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揭示了通过沉浸在大自然中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则是对这段时光的珍惜和回味。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亲近自然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和宁静。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

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

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厓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形式: 古风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戏赠郑溧阳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