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芙蓉摇落兮,惊素秋。箫鼓殷殷兮,泛中流。
瞻彼沧洲兮,狎白鸥。美人不见兮,仗我愁。
安得与美人相逢兮,采萱草以忘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通过“芙蓉摇落”、“惊素秋”的描述,渲染出秋天的萧瑟氛围,芙蓉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引发人们对时间易逝的感慨。接着,“箫鼓殷殷兮,泛中流”,描绘了水面上热闹欢腾的场景,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可能象征着生活的多面性,既有欢乐也有孤独。
“瞻彼沧洲兮,狎白鸥”一句,诗人转向对自然的向往,想象自己在广阔的江边与白鸥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美人不见兮,仗我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这里的“美人”不仅指美丽的女子,更可以理解为理想、希望或美好的事物。诗人因“美人”的不可得而感到愁苦,但又只能依靠自己的情感来排解这种愁绪。
最后,“安得与美人相逢兮,采萱草以忘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相遇的渴望以及通过寻找快乐的事物(萱草)来摆脱忧愁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蒹葭苍苍兮,露为霜。秋风飒飒兮,明月光。
四顾天地兮,何微茫。美人不见兮,使心伤。
安得与美人相将兮,折桂枝而徜徉。
昔君别我兮,春草萋萋。我今思君兮,秋雨霏霏。
春秋既已改序兮,君胡为兮不归。
昔君别我兮,江月阴阴。今我思君兮,海日深深。
日月忽其不停兮,君胡为兮无音。
今夕何夕兮,星稀月明。
今夕何夕兮,得与美人同行。
蟋蟀在床兮,凄凄则鸣。江水浩荡兮,泠泠其声。
何接美人之殷勤兮,乃使我惆怅而怆情。
今夕何夕兮,露下庭荷。
今夕何夕兮,得与美人同歌。山有木兮,木有柯。
水有鸟兮,鸟有罗。
何接美人之慷慨兮,乃使我泪下而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