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九)寄王对南相君

午桥花竹为谁欢,毋谓成功在考槃。

海上烟尘方络绎,中原黎庶欲凋残。

舆情此日归司马,揆路何年起谢安。

同学老生无世虑,亦题尺牍劝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二十九)寄王对南相君》中的一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国家时局的忧虑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午桥花竹为谁欢”,以午桥的花竹无人欣赏来隐喻国家的时局,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景象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心。接着,“毋谓成功在考槃”一句,借用“考槃”这一典故,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担忧,并强调真正的成功不应仅限于个人的隐居生活,而应关注国家的兴衰。

“海上烟尘方络绎,中原黎庶欲凋残。”这两句描绘了当时国家边疆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景象,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接下来,“舆情此日归司马,揆路何年起谢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者的期待与希望,希望他们能像历史上的优秀政治家一样,为国家带来稳定与繁荣。

最后,“同学老生无世虑,亦题尺牍劝加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和老朋友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借机劝勉友人保重身体,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读许云村先生小传有述

紫云峰下石为闾,尚想幽人旧隐居。

避俗青春违禁闼,移家白首寄樵渔。

名标吴国先贤传,手校西京太史书。

此日绨囊馀谏草,台郎封事满公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一)南天观追忆许鍊师怅然有作

曾向三山访列真,重来不道海成尘。

峰头鹤化犹疑梦,洞口猿啼别是春。

玉观凄凉花似雨,松台寂寞草为茵。

仙家日月还如此,人代茫茫可更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二)携陈山人东甫饮黄石山顶

黄山片石如斗大,与尔扪萝到上头。

击剑放歌云雾裂,攀崖送酒猿猱愁。

咸阳帝子何事业,圮上老人无土丘。

兵戈满眼那得问,元龙啸傲真吾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三十三)送邑侯瀛海张君入觐二首

管子台西汶水寒,朝正驷马向长安。

齐城吏绩徵三异,渤海家声起二难。

日近宫云春自早,烟消津柳雪初残。

遥知课最承恩处,内殿黄金拥汉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