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一)

元气播群汇,雨露均沾濡。

洪纤各生成,孰为乘与除。

物形自有偏,造化无遗馀。

大道亦如是,圣域同所徂。

譬如挹樽酒,置彼四达衢。

饮者随尔量,初何间亲疏。

人身参三才,盍思居广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界的雨露比喻圣人之道的普适性和公正性。诗人通过“元气”、“雨露”、“洪纤”、“物形”、“造化”等词语,描绘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和谐景象,强调了自然法则的普遍性和不偏不倚。接着,诗人将这一自然现象类比于圣人的教化,指出圣人之道如同雨露,能够均匀地滋润万物,不论大小、强弱,皆能获得成长的机会。

进一步地,诗人以“挹樽酒”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圣人之道的包容性和广泛性,如同酒置于四通八达之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来取饮,没有亲疏之分。这不仅体现了圣人之道的公平与无私,也暗示了个人在追求真理和道德时应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最后,诗人提到“人身参三才”,即人与天地人三才相参,强调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同时,诗人鼓励人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种和谐共处的理念,即“盍思居广居”,意为应当思考如何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万物共生共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比喻,深刻探讨了圣人之道的普遍性、公正性、包容性和实践性,以及人在宇宙中的角色和责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哲学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二)

我居固云广,我力敢不勤。

结发爰有事,外物视浮云。

分阴深所惜,矻矻穷朝曛。

孰谓参也鲁,一贯乃独闻。

望道吾未见,忧来心如熏。

彼哉夸毗子,方将树功勋。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三)

勋名既以高,祸患随以至。

轩冕等桎梏,古来同此事。

象齿及翠毛,兹身适为累。

咄哉若而人,生死如梦醉。

古人吾焉从,欲往无两翅。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四)

有翅亦安之,且学斥鴳雏。

栖迟一室间,究观古人书。

谁云古人远,朝夕同我居。

其言有若此,其心定何如。

见心不见面,令人发长吁。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五)

人心如人面,观人所宜慎。

古人心坦夷,改过岂尝吝。

今人心险艰,笔锋作刀刃。

古今人不同,光景同一瞬。

置此勿多谈,且复谈世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