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流水

千丈崩奔落石埼,秋声散入夜云悲。

州桥月下闻流水,不忘钟山独宿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巨大的瀑布从峭壁跌落,秋日的涛声扩散入沉沉夜空中的悲凉云雾。
在月光下的州桥下听到流水声,让我想起了独自在钟山度过的时光。

注释

千丈:形容极高。
崩奔:瀑布落下之态。
落石埼:峭壁上的落石。
秋声:秋天的风声或涛声。
散入:扩散进入。
夜云悲:夜晚的云彩显得悲伤。
州桥:古代城市中的桥梁。
月下:在月光下。
流水:指河水流动的声音。
不忘:难以忘怀。
钟山:地名,南京的别称。
独宿:独自过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孤寂的夜晚场景。"千丈崩奔落石埼,秋声散入夜云悲"一句,通过千丈之壑的崩裂与奔流的水声,以及秋天特有的凄厉声响,渲染出一种萧瑟而又有些哀伤的情怀。这些自然的声音似乎都融进了夜晚的云层中,让人听在耳边,不禁生出一些悲凉之情。

"州桥月下闻流水"则将听者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场所——州桥之下。在明亮的月光下,流水的声音清晰可闻,这不仅是对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与清冷。

最后一句"不忘钟山独宿时"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钟山可能是诗人曾经独自一人在夜晚居住的地方,那时候的记忆如今仍然历历在目。通过这样的叙述,诗人将过去与现在相连,流水声仿佛成了连接时空的一根线。

整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三)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复山长道阻跻。

怊怅老年尘世累,无因重到武陵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二)

几年相约在林丘,眼见京江更阻游。

遗我珠玑何以报,恨无瑶玉与公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一)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

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