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三)泪

两点微波,阁住星眸,思量可怜。

看香痕和墨,秋风题扇,零丝界粉,春雨凭栏。

别母盈盈,催妆脉脉,是喜还悲欲嫁天。

伤心处,叹谁人解得,月底花前。凄然断了还连。

直透出、梅心一缕酸。

记投怀掩袂,问欢薄幸,支颐泣枕,借梦缠绵。

鸾镜慵开,蛾眉见嫉,也似才人失意年。

无聊夜,替青衫呜咽,湿晕鹍弦。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女子内心世界的画面。上片通过“两点微波”、“星眸”、“香痕墨迹”、“秋风题扇”、“春雨凭栏”等意象,展现了女子对情感的深深思考和哀愁,她既有离别母亲的不舍,又有对未来婚姻的复杂情绪,既有期待又有悲伤。"别母盈盈,催妆脉脉"一句,表达了她既喜又悲的微妙心理。

下片进一步深化情感,"凄然断了还连",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梅心一缕酸",以梅喻人,写出她的幽怨之情。回忆中,女子曾热烈投入但又遭遇冷落,"投怀掩袂"、"问欢薄幸",反映出她的深情与失落。"鸾镜慵开,蛾眉见嫉",则揭示了她因美貌而遭受的嫉妒,以及才子佳人的失意境遇。

最后,"无聊夜,替青衫呜咽,湿晕鹍弦",以青衫和弦声表达女子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哀伤,形象生动,令人感同身受。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女性内心世界,情感深沉的词作,展现了作者黄燮清对于女性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细腻刻画。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题钱晓廷紫藤花画册

叶成围,枝挂粉,春老尚妍丽。

遮盖迥廊,风漏暖香腻。

怪他燕梦醒来,蝶魂寻到,都傍著、画檐飞起。

暮烟细。人在璎珞中间,吟栏共谁倚。

架误秋千,红透绿阴里。

便教过了芳时,午帘消暑,还借得、一篷凉翠。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念奴娇.题芭蕉画册

萧萧意远,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

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

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

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

最好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

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

倚枕听秋,挑灯味梦,一阵黄昏雨。

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月华清.题梅花水仙画册

影醉朱栏,尘生素袜,微寒乍透书幔。

一度东风,林下自成仙眷。

醒残梦、蝶帐疑烟,抚幽操、凤琴如怨。帘卷。

认琼妃晕酒,笑持金盏。掩映冰魂数剪。

记小雪笼阴,碧云催晚。曲制红罗,雅称玉钗清宴。

故人信、枝上传来,神女步、镜中窥见。春浅。

正香齐艳并,冷心偎暖。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风蝶令.题丁香画册

粉点因风碎,脂痕带雨鲜。泥人情态尽堪怜。

瘦到海棠时候、子规天。香意浓成晕,春阴淡著烟。

玲珑结子系连环。记得越罗衫底、画裙边。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