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明之雪

金母紫皇开寿域,炼成天地一炉沙。

千花乱发春无耐,万井交光月未斜。

贫巷有人衣不纩,北窗惊我眼飞花。

歌楼处处催沽酒,谁念寒生泣白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金色的母神和紫色的皇者开启了长寿的世界,把天地炼化成了一炉沙子。
繁花似锦的春天无法抵挡,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月亮还未西斜。
贫穷小巷里的人衣衫破旧,连保暖的絮都没有,北窗的我看到飘落的花瓣如花飞舞。
歌楼里处处催促买酒,却无人关心寒冷中哭泣的白桦树。

注释

金母:神话中的女神,象征长寿和祥瑞。
紫皇:神话中的帝王,可能指天帝或宇宙主宰。
贫巷:贫穷的小巷,形容生活困苦的地方。
衣不纩:衣物破烂,连絮都不能保暖。
北窗:北方的窗户,可能暗示诗人的居所位置。
眼飞花:形容视线中飘落的花瓣如花飞舞。
寒生:寒冷的生计,暗指生活艰难。
白华:可能是白桦树,也可能象征纯洁或清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王明之雪》,描绘了冬日雪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首句“金母紫皇开寿域”以神话色彩开篇,暗示雪的降临如同神仙赐福,为大地带来生机。接下来的“炼成天地一炉沙”形象地描绘雪花纷飞如熔炉中的砂粒,充满动态感。

“千花乱发春无耐”将雪花比喻为盛开的花朵,与春天相提并论,但又暗示春天无法抵挡这突如其来的雪景。月光映照下的“万井交光月未斜”则营造出静谧而明亮的夜色,与雪景相映成趣。

“贫巷有人衣不纩”转向现实,关注到贫寒人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怀。最后一句“歌楼处处催沽酒,谁念寒生泣白华”则转而描绘城市中人们在欢歌笑语中饮酒作乐,与贫寒人家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清寒之人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和外舅夙兴三首(其三)

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

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

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

不因朝鼓起,来帙乱书堆。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外舅夙兴三首(其二)

风烈僧鱼响,霜严郡角悲。

短童疲洒扫,落叶故纷披。

水冻食鲑少,瓮寒浮蚁迟。

朝阳乌鸟乐,安稳托禅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外舅夙兴三首(其一)

瓜蔓已除垄,苔痕犹上墙。

蓬蒿贪雨露,松竹见冰霜。

卷幔天垂斗,披衣日在房。

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吕秘丞

北海樽中忘日月,南山雾里晦文章。

清朝不上九卿列,白发归来三径荒。

车辙马蹄疏市井,花光竹影照门墙。

人间荣辱无来路,万顷风烟一草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