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官舍

晓鞭驿马入东州,瘦骨棱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国,江山如待客登楼。

市沽鲁酒难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

日暮凭阑穷目力,一行征雁塞边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黎明时分鞭打马匹前往东州,瘦弱的身躯在凉意中畏惧初秋。
天地无情,人在离别故土时,江山如同等待宾客登楼。
在市场上买来的鲁酒难以使我沉醉,胡笳声响起更增添无尽忧愁。
傍晚倚着栏杆极目远眺,一行大雁飞过边塞的上空。

注释

晓鞭:清晨的马鞭。
驿马:驿站的马,指官府或使者所乘。
东州:东方的州郡。
瘦骨棱嶒:形容人骨瘦如柴,棱角分明。
怯素秋:对秋天的寒冷感到害怕。
不仁:无情。
人去国:人离开国家。
江山如待客:江山仿佛在等待着客人。
登楼:登上高楼。
市沽:在市场上购买。
鲁酒:鲁地(今山东)产的酒。
难为醉:难以使人醉倒。
咽:悲切。
日暮:傍晚。
阑:栏杆。
穷目力:竭尽目力看。
一行征雁:一群南飞的大雁。
塞边头:边塞的上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秋天早晨骑马进入东州时的心境与所见。诗人用“晓鞭驿马”开篇,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行进中的节奏感。“瘦骨棱嶒怯素秋”则透露了秋季的萧瑟,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接下来的“天地不仁人去国,江山如待客登楼”,诗人借用了《道德经》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表达对自然界无情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对于流离失所、不得已离开家园的情怀。这里的“江山如待客登楼”,则可能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江山时,对于这片曾经属于自己却即将离去的土地的留恋。

第三句“市沽鲁酒难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表达了诗人对酒的渴望,以及在异乡听闻胡笳之声时,容易产生的情感困扰。这里的“市沽鲁酒”,可能是指当地的特产,而“难为醉”则显示了诗人的心情复杂,即便饮酒也无法暂时忘却烦恼。同时,“座咽胡笳易得愁”,则反映了异乡音乐对于流亡者情感上的触动。

最后两句“日暮凭阑穷目力,一行征雁塞边头”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依靠栏杆,极力望去,眼中尽是远行的雁队。这里,“日暮凭阑穷目力”,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故土或亲人的无限眷恋。而“一行征雁塞边头”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将要踏上的旅途和未知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以及异乡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悲凉与无奈,是一首颇具意境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至日同舍会拜

燕市人争看秀才,团栾此日会金台。

葡萄酒熟浇驼髓,萝卜羹甜煮鹿胎。

砚笔寂寥空洒泪,管弦呜咽自生哀。

雪寒门户宾朋少,且拨红炉守泰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师驻皋亭山

钱塘江上雨初乾,风入端门阵阵酸。

万马乱嘶临警跸,三宫垂泪湿铃鸾。

童儿空想追徐福,疠鬼终朝灭贺兰。

苦议和亲休练卒,婵娟剩遣嫁呼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岳降香呈严学士

万里溟濛起战埃,翩翩勒马出金台。

同君远使山头去,如朕亲行岳顶来。

野庙横斜挨老树,古碑颠倒枕荒苔。

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卢奉御自上都回见访

诗人骑马接官回,解后居庸怀抱开。

冷地不禁风聒聒,炎天长见雪堆堆。

昨宵我梦中南去,今日君从直北来。

说尽穷阴无限事,呼童携酒上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