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三首(其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对着身影听到声音已让人怜惜,玉池中的荷叶繁密如田田。
如果没遇见像萧史那样的仙人就别再回头,不要见到洪崖又去拍他的肩膀。
紫色凤凰娇俏地叼着楚地的佩饰,红色鱼儿狂舞拨动湘江的琴弦。
鄂君惆怅地望着舟中的夜晚,盖着绣被,燃香独眠。

注释

对影:对着自己的影子。
闻声:听到声音。
可怜:令人怜惜。
玉池:玉制的池塘。
田田:形容荷叶茂盛。
萧史: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休回首:不要回头期待。
洪崖:神话中的仙人。
拍肩:与人亲近的动作。
紫凤:神话中的神鸟。
楚佩:楚地的精美饰品。
赤鳞:红色的鱼。
湘弦:湘江的琴弦。
鄂君:古代楚国的贵族。
怅望:惆怅地望着。
舟中:在船上。
绣被:精美的被子。
独自眠:独自睡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对影闻声已可怜”,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受,似乎连自己的影子也能引起他的同情。这种境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玉池荷叶正田田”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夏夜景象,荷叶在月光下铺陈开来,如同田野中的稻谷一般,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向往。

“不逢萧史休回首”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过去的一种割舍之情。萧史,是古代乐器之一,常用以比喻历史或记忆。诗人说不必再去追寻那些已经成为过往的东西,这里有着对往事的放下和对未来的无奈。

“莫见洪崖又拍肩”则是表达了一种避免重蹈覆辙的情感。洪崖,常指险峻之地或困境;拍肩,则是一种亲密或者安慰的动作。这句诗暗示着诗人不愿再次陷入悲伤或困顿中。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紫凤与赤鳞都是夸张的形容词,用来描绘音乐之美妙或歌舞之盛况;楚佩和湘弦则是古代乐器,这里用以象征着高雅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最后两句,诗人化身为“鄂君”,在夜晚的船中感到无尽的哀愁。绣被是华美的被褥,而焚香则是一种调和心情的行为。这两个动作都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他只能通过这些方式来安抚自己的内心。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以及个人的哀愁和孤独。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深邃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幽深而又美丽的画面。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碧城三首(其三)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蝇蝶鸡麝鸶凤等成篇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裴明府居止

爱君茅屋下,向晚水溶溶。

试墨书新竹,张琴和古松。

坐来闻好鸟,归去度疏钟。

明日还相见,桥南贳酒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