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

寥寥公馆静,门掩似山家。

竹簟屡移枕,石盘频浸花。

闲多新得策,事少早休衙。

一觉高舂睡,谁来伴试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空荡的官邸格外宁静,仿佛山野人家的门扉紧闭。
竹席上枕头常常移动,石制托盘常用来浸泡鲜花。
闲暇时我新得到一些计策,事务稀少让我早早结束公务。
午后的高照阳光下小憩,又有谁来陪我品茗对弈。

注释

寥寥:空荡荡。
公馆:官邸。
静:安静。
门掩:门扉紧闭。
似:仿佛。
山家:山野人家。
竹簟:竹席。
屡移枕:枕头常常移动。
石盘:石制托盘。
频浸花:常用来浸泡鲜花。
闲多:闲暇时。
新得策:新得到的计策。
事少:事务稀少。
早休衙:早早结束公务。
觉:小憩。
高舂:午后高照的阳光。
伴试茶:陪我品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淡幽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寥寥公馆静,门掩似山家"两句,通过对空旷静谧官舍的描述,以及将门扉关闭后与山居相比,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在的情境,彰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向往自然界的态度。

"竹簟屡移枕,石盘频浸花"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竹制的床几、石头做的洗涤之物,以及水常年不断地润物,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融入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闲多新得策,事少早休衙"两句,诗人表达了在闲适中寻找新的生活智慧,同时也强调了减少繁杂事务,尽早享受安逸生活的心愿。这里的"策"字意味着生活的谋略或智慧,而"休衙"则是指早些放下世间纷扰,享受清净。

最后两句"一觉高舂睡,谁来伴试茶"描绘了一种深沉安稳的睡眠,以及醒来后独自品尝茶水的情景。这里的"高舂"形容的是一种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睡态,而"谁来伴试茶"则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和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淡远的风格,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存状态,以及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稠桑见荆山

万岭郁丛丛,盘云气势雄。

纵横谁画笔,屈折自屏风。

倒树出断外,乱云生掩中。

无由更停马,此意恨如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酬仲几秦州道上见寄

送子入秦处,纷纷黄叶间。

孤舟渡野水,疋马转遥山。

明月每夜望,清风何日还。

新诗慰牢落,为一破愁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锦鸡

高原濯濯弄春晖,金碧冠缨綵绘衣。

石溜泻烟晴自照,岩枝横月夜相依。

有时勃窣盘跚舞,忽地钩辀格磔飞。

寄语人间用矰缴,瑶台鸾凤好同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嘉川道中寄周正孺

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

清佳常满目,衰倦敢忘诗。

好尚旧若此,飘零今比谁。

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