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波无透路,转处少人知。
斫却月中桂,清光付与谁。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二首·其十》,是宋代僧人释智深的作品。诗中以清波比喻月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落水面,犹如清澈的波浪无法穿透,转瞬即逝,少有人能察觉到这明亮的景象。诗人进一步通过“斫却月中桂”这一奇特想象,表达了对月光的珍视和对分享者的期待,似乎在问:“如果连月桂都被砍去,这清光又该交付给谁呢?”此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不详
笑里凭谁眼豁开,龟毛须向火中栽。
脚跟有路云泥隔,千里区区谩往来。
好手呈机不露锋,惯将双剑定雌雄。
忽雷迸出惊天地,华岳三峰倒卓空。
兴化逐克宾,观音戴鬼面。
靴里动指头,未免傍人见。
庵主拳头举处亲,赵州话鲁指西秦。
知音不在千杯酒,一盏空茶也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