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夏景

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园林夏日初长。

庭树阴浓,雏莺学弄新簧。小桥飞入横塘。

跨青苹、绿藻幽香。朱阑斜倚,霜纨未摇,衣袂先凉。

歌欢稀遇,怨别多同,路遥水远,烟淡梅黄。

轻衫短帽,相携洞府流觞。况有红妆。

醉归来、宝蜡成行。拂牙床。纱厨半开,月在回廊。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翻译

水面新荷随风起舞,轻盈燕子翩翩,夏日园林开始热闹。
庭院树木阴凉,雏鸟模仿新曲鸣叫。小桥延伸至横塘。
踏过青萍和绿藻的清香,倚靠朱红色栏杆,还未感到炎热,衣裳已微凉。
歌声欢畅时少,离别之愁常有,路途遥远,水波荡漾,梅树淡黄。
身着轻衫,头戴短帽,相伴游历仙境,共饮流觞。更有佳人陪伴。
酒醉而归,蜡烛排列成行。拂过牙床,纱帐半开,月光洒在回廊上。

注释

泛水:水面。
新荷:新开的荷花。
舞风:随风起舞。
轻燕:轻盈的燕子。
园林:花园。
夏日:夏季。
初长:开始繁盛。
庭树:庭院中的树。
阴浓:阴凉。
雏莺:幼鸟。
新簧:新的鸣叫声。
小桥:小桥。
横塘:横向的池塘。
跨:踏上。
青苹:青色的浮萍。
绿藻:绿色的水草。
幽香:清幽的香气。
朱阑:朱红色栏杆。
霜纨:薄如霜的绸缎。
衣袂:衣袖。
歌欢:歌声欢快。
怨别:离别之愁。
路遥:路途遥远。
水远:水路漫长。
烟淡:烟雾淡薄。
梅黄:梅花淡黄色。
轻衫:轻便的衣服。
短帽:短小的帽子。
洞府:仙境。
流觞:古代饮酒游戏。
红妆:女子的美丽装扮。
醉归来:酒醉后归来。
宝蜡:珍贵的蜡烛。
牙床:精致的床。
纱厨:纱制的橱窗。
月在回廊:月光照在回廊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风光图。开篇即以"泛水新荷,舞风轻燕"展现了荷花盛开、燕子飞舞的景象,传递出夏日的生机与活力。随后"园林夏日初长"进一步烘托出季节的特点,即夏日时光的开始和延续。

接着"庭树阴浓,雏莺学弄新簧"描绘了一副庭院深处,树荫浓密,小鸟在枝头上学习用新鲜的茎叶做成的小簧(一种简单乐器)发声的情景。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之处的观察,也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人生态度。

"小桥飞入横塘。跨青苹、绿藻幽香"则是诗人对景物的进一步刻画,通过小桥与水面相连,以及水中的青苹和绿藻散发出的幽雅香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紧接着"朱阑斜倚,霜纨未摇,衣袂先凉"中,朱红色的栏杆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温馨,而衣袂(衣袖)之所以感到凉意,是因为夏日的微风已经带来了初秋的凉爽预兆。

诗人随后通过"歌欢稀遇,怨别多同"表达了对朋友难得相聚、离别时常的感慨。而"路遥水远,烟淡梅黄"则是对远方山水之美与孤独的梅花之景的描绘。

最后"轻衫短帽,相携洞府流觞。况有红妆。醉归来、宝蜡成行。拂牙床。纱厨半开,月在回廊"中,诗人描述了与美人的共饮之乐,以及酒醒之后,伴随着宝蜡的光芒回到卧榻之上,牙床轻拂,纱窗半掩,明月洒落在曲折的走廊上的宁静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人事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映射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人间之乐以及生命流转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2)

刘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讽州守

未到桃源来,长忆出家景。

及到桃源了,还是鉴中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上陈招使

天戈一指迅雷轰,涌雪公应记洗兵。

伊洛风烟想如旧,江淮草木转知名。

争先识面今裴度,孰与论心昔孔明。

文水万家惟击壤,得无军饷尽归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经略吴及石门洞

谏纸空箱后,高牙拂断霓。

还符翠洲梦,来见石门题。

架竹生新径,诛茅得旧蹊。

阴崖走别洞,阳岭带回溪。

吟桂人非隐,逢花客自迷。

虚中存纳受,绝壁阻攀跻。

地远饶征戍,君来息鼓鼙。

吏闲眠麂鹿,民乐戏凫鹥。

胜事时相遇,芳樽手屡携。

清风与诗句,留与昔贤齐。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储福宫

所忧目力尽,未问两足酸。

云峰三十六,一一皆可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