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閒。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求道的意境。"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閒"两句,以清凉的方丈环境和生长茂密的花竹来形容僧人的住所,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两句,则透露出寻找高僧的心情,通过对比世间喧嚣的长安街道与佛法清净的宝山,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导师的渴求以及对心灵家园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定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宗教情怀。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江清白鸟斜,荡桨罥蘋花。
听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