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马塘隔崦树色

不知山起止,弥望青无际。

树亦若逃名,少同而多异。

微风一簸荡,海浪天吴戏。

有时云欲归,万灶饙馏沸。

绝壑泉收声,业阴豹虎庇。

忆昔苗搆乱,中可藏兵器。

行行日未晡,鼻尖森鬼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峦、树木、微风、海浪、云雾、深谷、泉水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充满动态与静谧并存的画面。

首句“不知山起止,弥望青无际”,开篇即展现出山峦连绵不绝、青翠无边的景象,引人入胜。接着,“树亦若逃名,少同而多异”一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树木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情景。

“微风一簸荡,海浪天吴戏”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微风轻拂,海浪翻腾,仿佛在天空中嬉戏,生动活泼。随后,“有时云欲归,万灶饙馏沸”描绘了云彩的动态变化,以及山谷间炊烟袅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绝壑泉收声,业阴豹虎庇”则转向对深谷和野生动物的描写,泉声停止,暗示着山谷的寂静与神秘,同时也隐含着自然界中动物的存在。最后,“忆昔苗搆乱,中可藏兵器”一句,可能暗喻历史上的战乱,山谷中隐藏着战争的痕迹,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人的笔触流畅自如,情感真挚,使得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独特的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由水坪宿寻甸与额观文明府夜话

满林霜果落缤纷,二月花红正夕曛。

山与云依相慰藉,水因石阻得声闻。

兵锋险道窥南户,戍火严城驻北军。

容易时清君坐啸,当年滇蜀此平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咏李后主事

番歌一去更谁听,天宝遗音满后庭。

烟气暗生婴玉鼎,花光深覆皂罗屏。

只嫌搦雪无仙爪,不信量丝有钓舲。

昨夜柔仪钟漏永,秋风帘押振金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夜深诵了坐凉

天外一钩月,晚风吹到门。

开窗上镫幌,凉意幽无痕。

展诵四五卷,炉火余温黁。

举头不见月,知归何处村。

惟闻溪水西,时时犬声喧。

缓步肆闲散,披衣坐离根。

不觉花上露,盈盈浩已繁。

此趣谁共领,欲说都忘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阑干曲

釭壁沉沉霜人影,博山云断金虬冷。

嫦娥袖薄双臂寒,夜长软抱梅花颈。

玉台紫雾荒荒间,翡翠珊瑚含木难。

苕华姊妹又千载,当年暗记红阑干。

捣齑破臼种荼子,待看黄人贴天死。

月查高挂九枝镫,却教谁指秋河水。

兰叶萧萧泣露凉,芙蕖花覆黄鸳鸯。

檀槽不伴玉笛老,手把灵犀到天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