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其二)

神枢干元化,循环运阴阳。

善恶随气异,祸福竟何常。

朱均继尧舜,时事巳抢攘。

至人妙转移,霾曀回晶光。

祥麟踣大野,君子徒慨慷。

黄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

汗漫千百年,流潦浩滂滂。

否泰有倾覆,霖雨见朝阳。

惜无风与牧,乘时佐羲皇。

熙熙返大朴,济济垂衣裳。

鼎湖去不复,叹息空哀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咏史二十一首》中的第二首,以历史为题材,探讨了世间善恶、祸福的变化以及道德人物的境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如“神枢干元化”象征宇宙的运行,“朱均继尧舜”暗指贤君接续圣德,“祥麟踣大野”则寓意君子遭遇困境,“黄星照中原”预示光明的到来。

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指出即使是至人也无法改变天道轮回,但仍有希望在黑暗中见到曙光。诗人惋惜没有像风与牧那样的贤者适时辅佐明君,使得社会回归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最后以“鼎湖去不复”象征古代圣君的离去,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言深刻,体现了刘基作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一首(其三)

野马不豢食,疆受组与羁。

低头衡轨下,各自东西驰。

秦人任法令,斩艾尊君师。

六合始一家,恩爱巳乖离。

一旦山东客,揭竿以为旗。

叫呼骊山徒,天下响应之。

素车拜轵道,谁复为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史二十一首(其四)

周昌勇廷诤,子房善奇谋。

王陵抗高议,平勃终安刘。

经权两不废,道立知亦周。

煌煌东都士,节义明清秋。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

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史二十一首(其五)

食毒偶不死,谓言堇可餐。

堕河偶不溺,谓是天所完。

侈心不自顾,利欲纷多端。

百胜困一踬,名灭躯体残。

君子戒徼幸,小人乐灾患。

不见瑶与羽,千载遗悲酸。

形式: 古风

咏史二十一首(其六)

燕昭志报复,金台求俊贤。

下齐如破竹,大耻雪九泉。

六王死灰人,安可与比肩。

奈何骄气盈,妄想彼神仙。

安期不可致,即墨火巳然。

煌煌召公业,委弃如浮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