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

芦荻丛边日正长,人间乐处是江乡。

溪童钓艇分鱼闹,蚕妇山炉煮茧香。

疏雨漏天青破碎,冲风滚浪白猖狂。

鸥沙犊草皆诗思,毋怪幽人觅句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太阳在芦苇丛中照耀,白天漫长,在这江乡是最欢乐的地方。
溪边的孩童们划着小船捕鱼,一片热闹,而农妇们在山上用炉子煮茧,飘散出阵阵香气。
稀疏的雨滴穿透天空,留下青色的斑驳,大风卷起白浪,显得狂野。
连鸥鸟、沙滩和草地都充满诗意,难怪隐士们忙着寻找佳句。

注释

芦荻:芦苇丛生的地方。
日正长:白天时间较长。
江乡:江边的乡村。
溪童:溪边的孩子。
钓艇:钓鱼的小船。
蚕妇:养蚕的妇女。
山炉:山上的炉子。
煮茧香:煮茧时的香气。
疏雨:稀疏的雨点。
漏天:穿透天空。
青破碎:青色的斑驳。
冲风:大风。
滚浪:卷起的浪花。
鸥沙:鸥鸟栖息的沙滩。
犊草:牛犊吃草的地方。
诗思:诗意。
幽人:隐士。
觅句忙:忙于寻找诗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江乡风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首句“芦荻丛边日正长”,以静谧的景象开篇,阳光穿过芦荻丛中,给人以温暖和宁静之感。

接着,“人间乐处是江乡”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江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里的“乐处”包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以及简单生活方式的情感寄托。

“溪童钓艇分鱼闹”和“蚕妇山炉煮茧香”两句,生动描绘了江乡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溪童在溪水中钓鱼,小船上分配着捕获的鱼儿,场面热闹而充满活力;同时,蚕妇们则在山间用炉火煮茧香,这些细节展现了江乡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疏雨漏天青破碎”一句,描绘了一场春日的细雨,雨水从天而降,给大地以滋润,也让诗中的画面更加生动。紧接着,“冲风滚浪白猖狂”则描写了雨后江水的奔腾和波涛,这股力量与先前描绘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鸥沙犊草皆诗思”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不自觉地会产生许多诗意和灵感;“毋怪幽人觅句忙”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景色面前,即使是隐居的文人也难免要寻找词句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美景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江乡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346)

丘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风

江风淅淅日将暮,庭叶纷纷天已秋。

对酒欲消今夕恨,挑灯又动昔年愁。

月如有意穿窗罅,虫故移声近枕头。

百感关心不能寐,起开尘匣看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修

昔髧两鬓今白头,肯将胸次著閒愁。

无边风月随宜乐,有分江山取次游。

但得扪心无愧怍,庶几省己少愆尤。

荣枯寿夭无为二,未死之前盍自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湖尾至欧崎村一丘松竹步入其间乃白莲堂有一老妪揖客而坐道人云此师长娘也堂前有两树梅青腴可爱徘徊久之不觉日暮

笑踏冬晴过一村,谁家松竹护柴门。

初来犹似行婆室,良久方知鹿苑园。

煮茗相邀论白业,据梧不觉到黄昏。

娟娟梅树梢头月,不待开花已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舟中避难

拿舟来避难,别我钓鱼矶。

帆卸遮春雨,衣濡晒落晖。

南师闻鞑走,北马逐人飞。

见说漳桥断,銮舆曷日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