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

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

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

唯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岐山四周与台地相连,园林尚未展露半边叶子。
处处盛开的花朵都令人惋惜,傍晚的风雨太过冷酷无情。
山川依旧保留着秦朝的云色,宫殿长久回荡着陇水的声响。
只有故乡始终未能再见,黄莺鸣叫唤起我对家乡的思念。

注释

岐山: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台平:高地或平地。
园林:庭院或花园。
未成:未完全生长。
是处:到处。
芳菲:花草的芳香和美丽。
晚来:傍晚时分。
风雨:风雨天气。
无情:冷漠,不怜惜。
山川:山脉和河流。
秦云色:秦代的天空色彩。
宫室:宫殿。
陇水声:源自陇山的水声。
故园:故乡。
终不见:始终未能见到。
仓庚:黄莺的别称。
黄鸟:黄色的鸟,此处指黄莺。
向人鸣:向着人们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怀旧之情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岐山景色的描述,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岐山四合与台平”一句,勾勒出一个广阔开阔的自然景观,其中岐山如同巨手环抱着平坦的台地。"半露园林叶未成"则透露出季节的信息,春意初萌,但园中的绿意尚未完全展现。

“是处芳菲皆可惜”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初生的美好景象感到珍惜和不舍。紧接着,“晚来风雨太无情”则描绘出一幅即将到来的风雨可能摧毁这些美好的景象,显得有些凄凉。

“山川不改秦云色”中,"秦云色"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但山川依旧如故。"宫室长悬陇水声"则让人联想到古代宫殿中的钟鼓声,似乎还能听见那悠远而又带有历史回响的声音。

最后,“唯有故园终不见”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但却无法再次相见。"仓庚黄鸟向人鸣"则是诗人通过黄鸟的叫声,传递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历史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首集思念与哀愁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原州赠王补之洛苑同年

汴上相从又几星,尚淹符竹守临泾。

不须怪我头添白,且喜逢君眼暂青。

旧任再游空寂寞,同年屈数半凋零。

何当展尽平边策,图使秦民得敉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徐刚中醴陵少府于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然六室奇怪求诗以纪之醴陵多丁氏令威之后云

重重翠筱蔽溪湾,石烂松枯不记年。

但见桃花浮绿水,有时独鹤下青田。

自然六室流钟乳,别隐三阶出洞天。

身在故乡人不识,秪应徐令是丁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真州仪真观

闻说仙乡接濑乡,閒游诗侣礼虚皇。

三潮宝派通胥浦,万叶灵杉蔽蜀冈。

天地杳冥供写像,江山回合助灵祥。

五云送入蓬莱岛,留与人间作道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离山阳

日日东南去,空劳北望魂。

孤帆转城角,返照入船门。

强饭甘鱼菜,随方学语言。

蛙声不忍听,为似故山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