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叔治晚春梅花

楚人住处将为援,越使传时合有诗。

常是腊前混雪色,却惊春半见琼姿。

笛吹远曲还多怨,风送清香似可期。

我欲细看持在手,谁能为折向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叔治晚春梅花》,通过对楚地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晚春时节梅花的独特韵味。首句“楚人住处将为援”暗示了梅花在寒冷气候中为人们带来温暖与希望,如同盟友一般。次句“越使传时合有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认为它在传递春的信息时值得被歌咏。

“常是腊前混雪色”描绘了梅花在冬末春初与白雪融为一体的情景,难以分辨,显示出其坚韧的品格。而“却惊春半见琼姿”则写出在春天来临之际,梅花展现出如玉般晶莹的花朵,给人以惊喜。

“笛吹远曲还多怨”通过笛声的哀怨,映衬出梅花孤寂但又坚韧的形象,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最后一句“风送清香似可期”,则描绘了梅花随风飘来的香气,让人期待着它的盛开。

诗人想要仔细欣赏梅花,却又感叹无人能折取南枝相赠,流露出对梅花的珍视和对其难以触及的遗憾。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晚春梅花的美丽与孤高。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

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

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

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依韵和欧阳永叔中秋邀许发运

看取主人无俗调,风前喜御夹衣凉。

竞邀三五最圆魄,知比寻常特地光。

艳曲旋教皆可听,秋花虽种未能香。

曾非恶少休防准,众寡而今不易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茜眼初开。

无人拾翠过幽渚,有客寻芳上古台。

林邃珍禽时一啭,酒酣红日未西颓。

知君最是怜风物,更约偷闲取次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楼望太湖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

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

细烟沉远水,重露裛空庭。

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