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眷此庐墓居,元非送行处。
孝子哭其亲,乌啼天欲曙。
这首诗描绘了孝子在墓地居所哀悼亡亲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首句“眷此庐墓居”,表达了对墓地居所的眷恋之情,暗示了此处是与亲人最后的相聚之地。接着,“元非送行处”一句,点明这不是送别之地,而是哀悼和怀念的场所,强调了此处的特殊意义。
“孝子哭其亲”直接描绘了孝子在亲人墓前哭泣的情景,表现了孝子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无尽怀念。“乌啼天欲曙”则以乌鸦的啼叫和天将破晓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悲壮的氛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同时也暗示了孝子的哀伤之情如同夜空中的乌鸦叫声,久久不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展现了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人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华表揭新阡,峨峨奠荆楚。
上有鹤飞归,时能作人语。
膏雨既沾足,畇畇满野春。
艺禾供庙祭,遗柄利农人。
鉴止不鉴流,爱此一泓净。
清夜月团团,空明两相映。
芝生玄堂阴,三秀备五色。
烨烨扬辉光,瑞应天中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