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这首诗歌颂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境界。"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表达了对佛教中“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以及“四智”(大圆镜智、大平等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的领悟和理解,这些是佛教高深的哲学概念,体现了禅宗对心性本体的认知。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描绘了一种境界,修行者与宇宙之间没有障碍,与万物和谐相处,随遇而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则批评了一种对修行的错误理解,即将修行作为一种刻意的追求或强迫的心灵操练,而不是从内心深处自然涌现的真实状态。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表达了对禅宗中“师承”传统的尊重,以及通过这种师承关系来领悟禅理,超越世间的名闻利养,从而达到一种清净无为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体现了智通大师对于佛教禅修的一种高级境界的理解和赞美,它反映出唐代禅宗强调心性本自清净、不需刻意修持的心得。
不详
唐僧。俗姓赵。隋炀帝大业中出家。太宗贞观中诏入翻经馆,与梵僧对译《千臂千眼经》。高宗永徽中又译《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等经
出廓送钱嫌不要,手提葼笠向庐山。
昔日曾闻青霄鹤,更有青霄鹤不如。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归宗事理绝,日轮正当午。
自在如师子,不与物依怙。
独步四山顶,优游三大路。
吹嘘飞禽堕,嚬呻众兽怖。
机竖箭易及,影没手难覆。
施张如工使,剪截成尺度。
巧镂万盘名,归宗还似土。
语密音声绝,理妙言难措。
弃个耳还聋,取个目还瞽。
一镞破三关,分明箭后路。?怜个丈夫,先天为心祖。
牛皮靸露柱,露柱啾啾叫。
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