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年突兀见此屋,结构凭高瞰河曲。
春风吹客出京城,身世渺然犹粒粟。
平生壮怀独登楼,况有轩槛当城头。
东郊日上宿雨散,北郭天净阴霾收。
师来一笑忘坐起,我本与师同浙水。
途穷试觅浮海桴,才短犹惭续貂尾。
问师今派浚古源,清激冰壶涵表里。
银汉耿耿上通津,溟渤滔滔下无底。
嗟我莫如方外人,苦被簪绂萦凡身。
漫采秋兰泊湘渚,还寻渔父渡江滨。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通州宿慈恩寺简古源上人》描绘了诗人于通州慈恩寺中寓居,仰望寺宇高耸,感叹自然景色与人生渺小的境遇。他忆起自己曾有豪情壮志,如今置身僧寺,更觉尘世牵绊。诗中提到的“师来一笑忘坐起”,表达了对古源上人的敬仰和交谈中的轻松愉悦。诗人自谦才疏学浅,难以追随古人的深厚学识,但也表达了寻求解脱的愿望,试图像方外人般超脱世俗,过隐逸生活。最后,他想象采兰江边,寻找渔父的生活,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较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不详
元时,官至海北廉访司副使。后寓居福州怀安,买田建义学,以教育后进。又立白苗、阳岐二渡,买田供舟子生计,人称郑公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有《樗庵类稿》
年年今夕是中秋,今年今夕月几望。
又向龙山玩月明,恨不此时登百丈。
百丈峰头天宇宽,桂树婆娑风雨寒。
嫦娥冰奁未全启,神仙宝盖遥相看。
羽衣乐奏流霞宴,六六洞天光作殿。
欲伴群仙捧寿觞,绝壁丹崖路如线。
山僧有酒浮金波,已?一醉同高歌。
明朝归去还对月,百尺楼中秋更多。
千仞冈头十二曲,夏日来登大巽峰。
俯见沧洲树如荠,遥惊叠嶂云犹龙。
半天风雨非人世,万壑松杉生海风。
小楼夜坐耿不寐,赖有斗酒浇奇胸。
清泠台前风露凉,乌石古桧蟠云苍。
中秋明月海天阔,万里一色山河长。
天秀岩前望海亭,月华如练照清泠。
却从东壁重回首,石磴阑干出翠屏。
苍烟黯黯蛟龙窟,古铁棱棱狻猊骨。
空林无人山鬼愁,赵君何从得此物。
枯梢怒号天雨霜,苔花满地雪衣凉。
题诗坐忆江海客,醉墨一洒秋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