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对天目尊师的敬仰之作,通过描绘尊师的学识与地位,展现了其在文坛的崇高声誉。首句“苍古仰闻君一语”,表达了诗人对尊师的敬仰之情,仿佛一言即能启人心智,如春风拂过山谷,顿时生机盎然。接着,“承恩屡入九重殿,出对尝先十七人”两句,赞美了尊师才华出众,多次得到朝廷恩宠,能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显示出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机敏的应对能力。
“中使饭传诸宝器,内庭坐赐杂花茵”描绘了尊师受皇上厚待的场景,连御膳都由使者以珍贵器皿传送,且能在内廷接受赏赐,坐拥繁花之茵,显现出尊师地位之高。最后,“自天沛泽诚稀遇,拜舞还山洗幻尘”表达了诗人对尊师得到如此殊荣的感慨,认为这是难得的天降恩泽,尊师在获得这些荣耀后,选择归隐山林,洗去尘世浮华,更显得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崇敬和赞美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学识渊博、才情出众且品德高尚的尊师形象,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师道尊严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