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钟鼓未鸣先托钵,雪峰平地成饶舌。
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清晨未待钟鼓声起,便已持着托钵前往修行之地的情景。"钟鼓未鸣先托钵"形象地展现了僧人的勤勉和对佛法的虔诚,不等待世俗的仪式就踏上了求法之路。"雪峰平地成饶舌"运用比喻,将僧人比作在寻常环境中宣讲佛法的智者,即使在平凡的雪峰之地也能口若悬河,传达深奥的教义。
"当时一径入僧堂"描绘了僧人独自走向僧堂的画面,暗示他寻求的是内心的静谧与智慧的启迪。最后一句"且看岩头有何说"则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岩头通常被视为禅宗中的象征,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禅理或启示,僧人期待在那里找到答案或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出僧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探索,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即时领悟的精神。
不详
须知天地共同根,万物从来元一体。
未审南泉庭下花,几人看了梦相似。
竹篦举起成生杀,岂肯容人乱札锥。
劈脊一挥如荐得,银山铁壁也光辉。
乌臼分明棒有眼,这僧直是眼无筋。
假饶打著百千个,切莫将伊挂齿唇。
春有百花夏有热,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閒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