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历览成终日,禅房处处深。
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
烟竹寒垂幄,风松静鼓琴。
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宿大明寺》,描绘了作者在大明寺中度过一天的禅修生活。首句“历览成终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寺内景观中的时间之长,足见其对寺中环境的深深沉醉。接下来的“禅房处处深”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宁静与深远,暗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野僧应怪见,俗客可幽寻”两句,通过设想山野僧人对于世俗访客的意外,展现了寺庙的清幽和远离尘嚣的特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漫步在“烟竹寒垂幄”的环境中,感受到竹林的清凉和如帷幕般的竹叶,以及“风松静鼓琴”的意境,仿佛自然之声在风中弹奏出和谐的旋律。
最后,“清谈不知寐,明月到天心”两句,诗人沉浸在与僧侣们的清谈之中,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忘记了疲倦,直至明亮的月光洒满天空,才意识到夜已深。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澄净与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明寺的幽深环境和禅修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不详
度垄穿云十里遥,招提蹲踞乱山坳。
地灵潜隐圣贤宅,林静俯窥乌鹊巢。
万法岂从心外有,一真还向梦中交。
世间出世元无别,尘俗纷纷不用抛。
溪横门半掩,日暮客来过。
翠竹庵前密,青山阁上多。
景宜闲里觅,诗向醉中哦。
回首风尘满,明朝事若何。
会面知何日,愁怀待一舒。
吾曹皆委运,世事勿论渠。
故国有乔木,先人无敝庐。
岷山思共隐,此计孰云疏。
天涯初得子,气味巧相如。
地远频劳梦,心通少寄书。
月亭空想像,风阁屡踟蹰。
别后无穷意,相逢只挽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