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权器

南望江南满山雪,此情惆怅将谁说。

徒随群吏不曾闲,顾与诸生为久别。

闻君静坐转耽书,种树葺茅还旧居。

终日白云应自足,明年芳草又何如。

人生有怀若不展,出入公门犹未免。

回舟朝夕待春风,先报华阳洞深浅。

形式: 古风

翻译

向南望去,江南满山覆盖着白雪,这份愁绪该向谁倾诉。
忙碌跟随官吏无暇清闲,只能长久地与学生分别。
听说你静静坐着越发沉迷于读书,种树修屋回归你的旧居。
整日生活在白云之间想必心满意足,明年春天的花草又会怎样呢?
人生怀抱理想如果无法实现,即使出入官府也无法解脱。
每天划船等待春风吹来,先告知你华阳洞的深浅情况。

注释

南望:向南远望。
惆怅:忧郁、伤感。
谁说:向谁倾诉。
徒:只。
群吏:众多官员。
久别:长时间分离。
耽书:沉迷于读书。
葺茅:修缮茅屋。
终日:整天。
自足:满足。
华阳洞:一个地名,可能指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与孤独交织的情感状态,诗人面对南方满山的雪景,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却不知向谁倾诉。诗中的“徒随群吏不曾闲”表明诗人可能身处官场,但内心并不轻松,而且与朋友诸生也长时间地分别。这份离别的哀愁,似乎无处安放。

“顾与诸生为久别”一句,通过“顾”字显示了对过往聚首时光的回望和留恋之情。随后,“闻君静坐转耽书,种树葺茅还旧居”几句话,则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安宁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耽书”意味着沉浸于书籍之中,而“种树葺茅还旧居”则显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愿望。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诗人也无法彻底摆脱内心的寂寥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终日白云应自足,明年芳草又何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变化,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期待。

最后,“人生有怀若不展,出入公门犹未免”一句,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即便有着满腔的情感,如果不能得到释放,那么这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回舟朝夕待春风,先报华阳洞深浅”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探索,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

陇首怨西征,岭南雁北顾。

行人与流水,共向闽中去。

形式: 古风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贫居依柳市,闲步在莲宫。

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

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酬裴十四

淮海各联翩,三年方一见。

素心终不易,玄发何须变。

旧国想平陵,春山满阳羡。

邻鸡莫遽唱,共惜良夜晏。

形式: 古风

横吹曲辞.出塞

吹角出塞门,前瞻即胡地。

三军尽回首,皆洒望乡泪。

转念关山长,行看风景异。

由来征戍客,各负轻生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