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弦索

寒缸桃尽已三更,何处歌声恼客情。

残月纸窗眠不稳,照人离恨太分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彭孙婧的《夜闻弦索》描绘了一幅深夜静思的画面。首句“寒缸桃尽已三更”,通过“寒缸”和“桃尽”暗示了夜深人静,桃花凋零,时光寒冷,已经是深夜三点。次句“何处歌声恼客情”,点出夜半歌声,勾起了游子或旅人的离愁别绪,歌声虽美,却触动了内心的敏感神经。

第三句“残月纸窗眠不稳”,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残月斜照,透过纸窗洒下,使得诗人难以入眠,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后的辗转反侧。最后一句“照人离恨太分明”,月亮的光芒似乎将离别的愁绪映照得格外清晰,加重了诗人心中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夜晚的寂静、歌声的触动和月光的明亮,展现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苦,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

收录诗词(5)

彭孙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阴道中三首(其一)

出郭忘远近,十里清阴中。

川陆互回没,延缘遂无穷。

冈峦去殊势,竹树交成丛。

安知蒙密处,下有溪流通。

石桥路可寻,一转迷西东。

烟空人不见,寂寂山花红。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山阴道中三首(其二)

行行转深迥,所得益幽奇。

万壑与千岩,今来始见之。

纷纷红复碧,相引呈异姿。

心目所应接,人各领其私。

烟缕出丛薄,山家住茅茨。

人贳杳然隔,何殊太古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夜寐闻鵩有感

微风动帘帏,明月穿窗纸。

凄其夜三更,万象寂于水。

墙头有栖鵩,长啸惨人耳。

闻之心凛冽,百虑纷然起。

痛死肠暗摧,念雠发怒指。

因忆泉下人,卧病当秋始。

血枯夜不眠,神虚听无主。

忽闻此鸟鸣,失惊向余语。

恐是不祥音,悲哀念儿女。

执手魂已消,相看泪如雨。

回视壁间镫,青荧如豆许。

哀哉念此境,又易两寒暑。

其间翻覆多,变幻难枚举。

鬼蜮肆欺凌,孤茕濒九死。

伶仃诸雏弱,何以御狐鼠。

愁攻与恨积,胸膈渐成痞。

恐复蹈覆车,谁可托遗累。

勉力事刀圭,蔘苓贵无比。

糗粝尚艰辛,何力能致此。

微生任浮沈,得失凭天矣。

形式: 古风

冷泉亭

泉声檐槛外,林壑杳然深。

人世热何处,我来清到心。

松林藏日色,潭底卧峰阴。

一自乐天记,山光寒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